第十五章 新儒學和經學


                 審視的目光慢慢收回,武則天的聲音再度響起:“前些日子,彭王妃寫信給本宮,說要替你找一門好親事,你的年紀也差不多了,再過一兩年也該婚配了,等這一段過去,本宮親自為你做主,替你訂一門好婚事。”

  “臣拜謝天后。”李絢再度微微躬身,這是早就預料到的。

  似乎是稍微出了口氣,武則天言辭平靜下來,似是閒聊:“南昌王,最近在誦讀何經啊?”

  “太上感應心經。”李絢微微抬起頭,瞥了一眼上方的珠簾,然後才低頭說道:“臣弟年紀還小,閱歷不足,也許在道經上,能獲得些許指點,”

  “儒家經典也不錯,經國治世,處事為人,也都可以學習儒家經典嘛,如果本宮記得不錯的話,彭王妃應該請了她哥哥經學大家歐陽通的兒子來教授你儒家經典,對吧?”武則天的目光中有些詫異。

  “臣弟在儒家經典上的天資不足,這是表兄幼明的原話。而且臣在讀左傳,春秋時總是充滿困惑,查閱書籍,總是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截然相反,天壤之別,幼明表兄的觀點和臣弟的觀點總是大相徑庭。”

  李絢的母妃歐陽氏,乃大儒歐陽通之女,表兄歐陽歐明同樣深具學識。

  唐初,帝王除了喜歡與功戚世家通婚以外,與傳世大儒通婚也不在少數。

  歐陽通,王珪,蘇勗,高士廉,房玄齡,魏徵,杜如晦,魏徵等等當年的秦王府十八學士,多有與李氏通婚者。

  “哦,是什麼……”武則天還待要繼續問下去,就在這個時候,她身後的一名女官小心的上前,也不知道低聲說了些什麼,武則天就不再詢問了。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善惡念行,人必感知,予福應善,予禍應惡。”

  武則天低聲唸了一段太上感應篇的經文,似乎別有所指。

  李絢目光閃動之間,最終徹底的鬆了口氣。

  就在這時,武后的聲音繼續響起:“如此,你走一趟崇玄署吧,替本宮慰問一下參與水路大醮法會的諸位真人法師,順便看看有什麼缺失需彌補的地方,隨時和宗正寺進行溝通。”

  “臣遵旨,臣告退。”李絢站起身體,再度重重施禮,然後才緩緩轉身離開了乾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