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濤萬曆皇帝 作品

014 咱家的大院子

  洪濤選擇的路線是從東華門出,向北逆時針圍著紫禁城外轉大半圈再從西華門入。

  由東華門外向北一直到東黃城根北口,轉向西至西黃城根大街北口掉頭向南到府右街、最後向東到南河沿大街南口,基本就是明代皇城的城牆。

  從地圖上看,紫禁城(故宮)、北海中海南海(統稱西苑)、左祖右社(文化宮和中山公園)、連同京城的制高點煤山,全都被皇城圍了起來。

  皇城城牆到筒子河之間又分成了四個區域。東側從東華門、東安門一線向北到北安門這一片主要是皇宮的機構駐地。

  比如司禮監、御馬監、內官監、尚膳監、尚衣監等十二監;銀作局、浣衣局、兵仗局等八局;再加上惜薪司、寶鈔司、鐘鼓司、混堂司四司,統稱內宮二十四監。

  北側從北安門到西安門是庫房區,皇帝的內帑、庫存以及各種收藏都雲集在這個區域裡。此地如果失火皇帝就成窮光蛋了,所以這片區域被錦衣衛、御林軍、御馬監侍衛團團包圍,盤查極嚴,哪怕是東宮太子也不能隨意出入。

  西側和西南角被三個人工湖和一片宮殿佔據,算是風光遊覽區,也是皇家花園。後世裡這三個人工湖被稱作北海(公園)、中海和南海。

  但西南角的宮殿比較獨特,它不是明朝修建的,而是元朝建築。最初為太子東宮,後來改名隆福宮,供元成宗的母親居住。

  到了明朝,朱元璋封四子朱棣為燕王駐紮京城。可是燕王沒錢蓋府邸,住紫禁城裡又僭越了,乾脆就把隆福宮改成了燕王府。

  朱棣登基之後要在元朝皇宮的基礎上重修皇城,大部分建築物都拆了,卻把這座宮殿保留了下來,稱作西內,算是西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