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作品

第446章 賞功,王行知入城

經歷一場大戰後,趙鼎既沒有將軍隊散開捕捉俘虜,追擊潰軍,也沒有令他們就地休息。

這令安國軍士卒大多心生怨氣,感到無比的疲憊。

他們從出關以來,追隨趙鼎一路上風餐露宿,吃的是粗糙的麥飯、乾糧,喝的是山野之中的河水,住的四面透風的帳篷。

這些物質條件上的匱乏他們尚且能容忍。

與晉軍展開一場曠古絕今的大戰,並在這場大戰中為趙鼎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也能接受。

可在一切都塵埃落定後,他們竟連喘息之機也沒有,這讓他們心中感到說不出的委屈,覺得自己彷彿是頭永遠也不能停下來的拉磨的驢子。

為了緩解軍兵們心中的不滿,趙鼎決定提前把這場戰爭的獎賞發下去,按照功績,該升官的升官,該領錢的領錢。

不過此舉卻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

無論是鄒靜雲,還是剛回到趙鼎身邊的謝企華。

“殿下,我軍進入中州,將來官府運行起來要耗費不少銀子,若是把這些財物都賞出去了,咱們將來還怎麼過日子呢?不如把一些不便變現的實物當做賞賜發下去好了。”

鄒靜雲出於財政的觀點,否定了趙鼎的決策。

“殿下,如果今日一戰後天

下安定,您自然該做出論功行賞的舉動,可現在我們只不過擊敗了趙炳控制的晉國中央部隊。我們四周還有許多敵人在窺視,南邊有楚人,東邊有偃王,個個擁兵十萬以上,如狼似虎。”

“如果現在發下賞賜,令將士們有歸鄉之意,我們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戰鬥呢?”

就連謝企華也覺得剛結束大戰便做出獎賞不利於軍隊戰鬥力的維持。

可趙鼎既然能提出這個意見,自然有他的理由。

“楚人和偃王是以後的事情了,我們的當務之急是拿下京城,並且要在晉軍戰敗的消息還沒傳進城中之前。”

“一旦京城中效忠趙炳的死硬派有了準備,他們就會傾盡一切防禦,若是守不住,甚至會在城中大肆破壞。”

“京城已經是我的囊中之物了,我決不允許它遭到任何人的破壞,更不允許它有丟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