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作品

第439章 與楚軍的合作

澧水河畔,兩隻規模龐大的軍隊在這裡紮下營寨,將一處渡口作為戰場,日日排兵佈陣交戰,造成成千上萬的傷亡,直染得河水變紅,彷彿一條紅色墨水組成的河流。

可即便如此,仍然不能阻擋雙方的鬥志昂揚,若不是需要休息、吃飯,恨不得無時無刻與敵人作戰。

這澧水河畔的兩隻軍隊,處於西部的乃是陳慶知,居於東部的乃是大皇子偃王趙岐的主力部隊。

之前趙岐在大河滄州段、兗州段與陳慶知對峙,為了避免陳慶知渡河索性將附近的船隻全部蒐羅一空,能帶走的全部帶走,帶不走的就地焚燒,幾乎令大河下游地區見不到片帆下水。

這種戰術卓有成效,陳慶知無法渡河,不得不從別處迂迴,然後再繞到滄州。

可相應的,趙岐也沒了大規模渡河的能力,不得不率領大軍徑直向西進攻。

也正因如此,雙方在澧水相遇,發動了一場規模巨大的戰役。

陳慶知部人數較少,只有五萬戰兵,八萬輔兵,但這隻軍隊卻是整個晉國的精銳,在長期與胡人的戰鬥中磨練出了過人的戰鬥素質,哪怕是一個普通士卒也有在尋常軍隊中擔任什長的資格。

而趙岐部人數雖然多,戰兵輔兵炮灰民夫,總計超

過三十萬,可其中絕大部分人沒什麼鬥志,甚至一心只想逃離趙岐的控制。

因此趙岐部的戰鬥力十分低下,經過連日的作戰,最多隻能阻止陳慶知部渡河東進,卻無論如何也做不到渡河西進。

趙岐軍營地中,趁著中途休戰打掃戰場的功夫,趙岐與自己的謀士聚在一起商量起了接下來的打算。

“我們不能一直駐兵於此,如果不能早點打到京畿,滄州、兗州等處人心思變,咱們就要遭遇後院起火了。”

面對自己最信任的謀士褚應,趙岐忍不住說出自己的擔憂。

其實趙岐還有一點沒說,那就是軍中糧草只剩下了一個月的儲備。

換句話說,若是一個月後戰事不能有大的進展,自己就只能撤出澧水河畔,大踏步地撤回滄州了。

褚應沉思片刻,對趙岐說。

“殿下何不見一見楚國的使者,如果能和他們達成協議,我們未必沒有機會打進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