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作品

第323章 鐵路,離開荊城郡

修建鐵路花費浩大,若是搞不好,甚至會導致一個王朝的覆滅。

趙鼎記得前世歷史上,滿朝末年,正是因為川蜀保路運動點燃了辛亥革命。

如果花費巨資修一條鐵路,只為了運輸鐵礦石和鐵錠,他趙鼎恐怕要虧到當褲子。

至於高爐,也並非越高越好。

難道修建得和天一樣高,就可以煉製出無堅不摧的鋼鐵了嗎?

這不科學,也不現實。

“所謂鐵路,便是用兩條又窄又長的鐵軌拼在一起,形成一條路。”

“使用特製的車輛,便可以在這條路上行駛,不僅速度快,拉的貨多,還十分省力。”

“有了這條路,伐木場、燒炭作坊、鍊鐵作坊就用不著耗費大量的人力畜力運輸了。”

聽到趙鼎這麼說,衛茜有些驚訝。

“把鐵鋪在地上,這樣做的話,修建一里路,豈不是要花費天文數字般的銀子。”

趙鼎搖了搖頭。

“雖然前期要投入無數人力物力,可一旦這條鐵路投入使用,就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好處。”

“最關鍵的是,鐵路的維護遠比官道方便得多。”

晉國所謂的官道,其實不過是將泥土夯實,撒上生石灰防止長草。

一旦遇上陰雨天,這樣的道路很快就會變得泥濘不堪,難以通行。

可鐵路就不一樣了,一旦建成,除非有人破壞,或是遇到地震、洪水這樣的自然災害。

否則任何天氣都不會影響鐵路的通行。

“另外,我們自己、伐木採礦、鍊鐵,可以把成本降到最低。”

“我們所需要支出的,不過是工人的報酬和伙食罷了。”

聽完趙鼎這話,衛茜似乎明白了,這鐵路真乃神器。

如果能把鐵路修編晉國,一定可以造福鄉里,讓鄉親們免於出行之苦。

“至於高爐鍊鐵,這是一整套很麻煩的技術,回頭我寫成書交給你。”

“你照著書上的內容去做,自然會大大提高鍊鐵效率。”

趙鼎前世從未從事過鋼鐵行業,為何會懂得高爐鍊鐵的技術?

這還要從他爺爺的教育說起。

趙鼎的爺爺是二十世紀上半葉生人,經歷過一陣全民練鋼鐵的風潮。

身為家鄉為數不多的文化人,趙鼎的爺爺自然要扛起學習鍊鋼技術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