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一百九十章寡人有疾

  葉安微微皺眉,老陳琳這番話可不該對自己說,但還是應聲道:“宮中御醫可瞧過了?”

  “自是瞧過了,還給官家聖人開出不少進補之藥,可不知為何終究沒有動靜。”老陳琳的回答比誰都快。

  葉安則有些納悶,不應該啊!趙禎不是沒有能力,而曹婉也不像是有問題的,否則曹家早已急的上吊了。

  後宮中的事葉安萬萬不敢沾染,只能道:“這種事情或許也要看運氣,說不得哪天官家便有子嗣了呢?!”

  陳琳見他不搭腔,也只好作罷點了點頭:“好事多磨,或許如此吧!”

  關於生孩子這件事葉安同趙禎一樣緊張,這可是關乎大宋國鼎之事的,眼下曹婉以入主皇后位三年,到現在還沒有個孩子實在讓人揣測,皇后的兒子是嫡子,是正統,是關乎國鼎的重器,百分之九十九就是儲君,是這天下未來的主人。….一個皇帝在春秋鼎盛之時沒有太子著急的不光是他,還有朝中的文武百官,對於皇帝能否生養這件事,沒人比他們更上心。

  有了太子,國家便有了穩定的未來,這是朝臣們最在乎的事情,沒有什麼比政權的平穩過度更能讓人放心的了。

  何況越早擁有太子,便能越早的學習,無論是儒家經典還是治國之術,都能讓太子更早的接觸,同時越早擁有太子,其繼位時的年歲便愈發成熟,在意外突發的情況下,減少變數的可能。

  可惜趙禎並沒有子嗣,到現在連個女兒也沒有,這便讓人懷疑是否是官家的問題,若官家不能生養,那這事可就大了。

  當年真宗皇帝在位,連夭數位皇子,以至於在趙禎出生之前不得不選擇過繼的方式來延續江山社稷的傳承,以四弟趙元份第三個兒子,年僅八歲的趙允讓,綠車旄節迎接進宮,養育在膝下,可就算如此,畢竟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人類的自私乃是本性,一旦趙恆有了親兒子趙禎,便又歡天喜地的用簫韶部樂把趙允讓送回家去,後來為了補償趙允讓,封他為汝南郡王。

  如果趙禎也同他爹一樣沒有兒子,或是兒子早夭,那便只能過繼兄弟的兒子入宮,有人說這是給天家招子,沒有兒子過繼一個過來,自家的兒子便能被“招來”,這在葉安看來完全是一派胡言,恐怕不是被招來的,而是被逼出來的,自家侄子享受自己親兒子的地位,他爹還是自己的堂兄弟,哪個皇帝能夠忍受?kuAiδu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