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六十五章戴德坤的野心

  葉安帶著鐵牛走出山洞來到谷地,這才發現眼前的村子規模並不小,外面的門臉是小些,可谷地裡的人家卻不少,仔細觀察便能發現,這些村民中幾乎都是年輕的男人和女人,至於老弱婦孺卻是極少,他們雖說穿的破,但都勝在年輕。

  皇權不下縣,對於這種村子更是官府難以管轄的自治存在,白蓮社正是看重了這一點才會進入村莊,眼下這小小的土隆村已經被白蓮社徹底掌控,方圓百里範圍內的村莊也大多信奉白蓮社。

  此次受災情影響,百姓們多信白蓮社而不信官府,所以白蓮社才會在民間隱藏的這麼好,畢竟除非朝廷下旨禁教,否則白蓮社還會以這種形勢壯大,一旦出現可乘之機,星星之火恐有燎原之勢啊!

  別看後世將一次次農民起義描述的那麼光鮮亮麗,可實際上農民起義之中有多少是鮮血淋淋的,但溫順的百姓化為亂民的時候,那種溫順許久的性格便會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倒黴的永遠還是最底層的百姓,而非高官顯貴的統治者。

  真正的農民起義幾乎沒有一例可以成功的,從陳勝吳廣到黃巢,再到李自成,哪一個登上帝位了?

  這群人最大的作用便是將百姓從一個極端逼向另一個極端,再有另外一群人成功獲得民心,收攏天下完成大一統,最後登基稱帝。

  至於眼下的白蓮社,若是成為席捲大江南北的彌勒教,白蓮教之流或許還能更上一步,成為一例農民起義被載入史書,可若還是這樣,那也不過是小打小鬧的造反笑話而已。

  要知曉眼下的大宋幾乎每隔幾年便有一場農民起義,且都是那種很快就會被鎮壓下去的起義,完全不能掀起什麼浪花,對老趙家的統治也毫無動搖。

  反倒是一次次不成功的農民起義所帶來的慘痛教訓讓人記憶深刻……

  現在的白蓮社葉安還沒放在眼中,他為何要親自前來白蓮社的老巢?還不是為了分析這個邪教社團的風險。

  所說有一個掌教一般的人物,可戴德坤目光狹隘,氣魄不足,雖有蠱惑人心的本事,但卻沒有大魄力和更為縝密的組織規劃,他之所以能在段時間壯大白蓮社,最根本的願意是江淮百姓被這場天災逼得活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