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五十四章宿州保靜軍

  安撫使乃中央派遣,由官家御前親任,非是地方上的州府官員兼任的“管勾安撫司事”,因此職權極高,在派出之時便有掌地方軍政民政諸事的權利。

  否則應天府知府事吳育這樣的高官為何也要在范仲淹與葉安面前自稱下官?

  而張謙這種一州之地的太守則更是不敢犯上,他所能做的只有配合,不敢有任何小動作,否則無論是范仲淹還是葉安都能上疏彈劾,甚至是將他治罪。

  宿州的保靜軍不是禁軍,而是廂軍編制,趙虎帶著人去了回來後便一臉的不可思議,用他的話來說,宿州保靜軍已經如同難民營,裡面的兵卒還不如城內的災民,瘦骨嶙峋,毫無戰力,已經徹底糜爛。

  這樣的軍隊還有什麼戰鬥力可言?還不如州府衙門之中的衙役,大災大難面前,這就是一股極其不穩定的力量。

  范仲淹的臉色鐵青,他實在不知張謙怎麼就有如此膽量做出這些事來。

  保靜軍都指揮使劉釗騎著一匹瘦骨嶙峋的戰馬前來,手底下是一群看似還不錯的兵卒,這也是保靜軍中所有拿得出手的戰力。

  堂堂三個指揮一千五百餘人的保靜軍,眼下只能拿出不到二百的戰力,這簡直就是個大笑話。

  但劉釗卻也有自己的苦衷,面對范仲淹的質問,他的回答也是充滿了無奈:“回稟範安撫,咱們保靜軍乃是廂軍,本就是兵額超過兵冊的,原本只有一個指揮五百人,可前些年宿州發了水災,官家下旨招收災民入伍充為保靜軍,這才有了在冊之數,後來朝廷發的錢糧太少,無奈只能讓一些家世清白的兵卒帶著家眷自謀出路,末將又不敢私消兵籍,只能這般了。”

  廂軍的弊病由來已久,范仲淹也是清楚,見葉安在邊上悄然點頭,只能不再追究:“本官知曉了,但眼下的宿州城災民過多,城外亦有餓殍,恐生民變,你還需帶著這些人與州衙差役守備城池,安穩民心。”

  劉釗苦笑道:“回範安撫的話,守城自是應該,可安穩民心恐末將力不從心,只需州倉放糧,災民自會安定。”

  葉安與范仲淹的臉色瞬間難看起來,若是官倉還有糧食,還需他在這裡廢話?看似說的有道理,可劉釗的話裡話外充滿了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