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六百八十八章亂國亂法


  劉娥驚詫的看向王欽若,她沒想到這位貪戀權利的宰相居然會急流勇退,看他從容掏出奏疏後的模樣,顯然這不是他的臨時起意,說不得是早早便準備好的。

  “此事雖大,但也不至於王卿辭相,何況還無定論,若你辭相便坐實了罪責…………”

  王欽若嘿嘿一笑:“聖人明鑑,朝堂上的事情有太多的不可說,吳植之獄雖是與老臣有關,但老臣確實知曉此事,卻並未理睬,而從餘諤從中牽線,吳植行賄金皆無老臣授意!但餘諤乃是老臣一手提拔的殿中丞,吳植亦是老臣當年在蜀地提拔的舊人,便是被老臣親自鎖拿下獄,怕是也脫不得一個失察之罪,老臣只盼天家看在多年辛苦的份上,不予追究此事,也好讓老臣走的心安理得,望聖人成全!”

  這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即便是劉娥也為之動容,錯確實不在王欽若,若是按他的話,此事與他幾乎沒有任何關係,甚至可以說是有人刻意栽贓。httpδ:/m.kuAisugg.nět

  吳植之獄雖說不上是鐵證如山,也是人贓並獲的,若說他王欽若並不知情或許情有可原,但說有人刻意栽贓那便是貽笑大方了。

  畢竟是兩朝相公,畢竟是自己宣麻拜相的,王欽若要是真的被治罪,那便是自己與先帝用人不明,面子上多少說不過去,至於民間早已把他比作“癭相”和“五鬼”,那是民間的事情,並非朝堂上的定論。

  想想也是一個六十二歲的老頭,讓他在朝堂上再掙扎幾年倒是有些不妥,何況對於劉娥自己來說,王欽若已經沒有價值,臨了給他一個體面的辭相也算是君臣一場,盡了最後的一點情分。

  劉娥沒有等王欽若離開便渡步到了架子旁,拿起奏疏看了看抬頭盯著王欽若道:“這是你何時寫好的奏疏?”

  王欽若嘿嘿的笑道:“後半段乃是葉侯於環州大捷之時,前半段是前些日子才寫好。”

  劉娥猛然合上奏疏:“你說他葉安終將是“亂國亂法”之人可有憑據?!此乃重傷之言,一旦傳出天下人視你為奸佞,非是天家的恩榮能夠抵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