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六百三十四章殿中對奏

  淺顯的比喻非常有用,即便是沒有多少社會經驗的趙禎也能聽懂其中的道理,在劉娥開口之前便道:“如此說來,農桑乃是國朝的根本?便是交稅頗豐的商賈也只是從中週轉賺取錢財而已?”

  葉安緩緩點頭,而劉娥卻道:“如此到也說的通,只是商賈並非以糧食為主,還有陶,瓷,絲綢,木器,鐵器,麻布等諸多買賣,這其中的道理又與農桑何干?”

  這已經不是在討論農業與商業之間關係那麼簡單了,而是在剖析整個國家的經濟運行,葉安笑著搖頭道:“啟稟聖人,官家,若是要理清楚這之間的問題,那就需請三司使前來,但恐怕範三司使想要講清楚其中的聯繫,一時半會也是難事。”

  範子淵情不自禁的點頭道:“葉侯所言極是,臣年少無知時也曾問過叔父,卻被叔父責罵過,國朝農商之事複雜如天象運行,皆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想要簡單的說清楚,怕是無法為之。”

  劉娥微微點頭,她執政多年,自然明白其中的問題,微微點頭道:“如此農桑之事便是國朝的當務之急,而司農寺從今年春開始,便要推行土豆地瓜,章程何在?”

  葉安看向了範子淵,這貨有些激動,顫顫巍巍的從袖中掏出了兩份奏疏,恭敬的雙手舉起,邊上的藍繼宗瞥了葉安一眼,雙手接過呈給了劉娥與趙禎。

  見趙禎與劉娥開始翻看奏疏,範子淵清了清嗓子:“啟稟官家,聖人,司農寺在去年已用東京城外的官田試種過土豆和地瓜,收穫頗豐,令人咋舌,土豆之產量十倍餘種,且割成小塊亦可生根發芽!產量之高,收穫之巨,亙古未有!地瓜雖不及土豆之功,然耐寒耐旱,稍稍澆水便有所獲,便是三等旱田亦有豐收!若二者結合,可保我大宋糧倉倍增,豐年荒年皆有所用!此乃大瑞也!”kuAiδugg

  劉娥終於看到了司農寺的數據,從每畝田地的收穫到每一株的收穫皆有數字可查,亦有標註的水量墒情,甚至還有糞肥多少的記載,在奏疏的最後居然有了圖標的形勢一目瞭然,看了看奏疏的結尾果然有葉安的名字在上,劉娥滿意的點了點頭。

  “司農寺的奏疏就是不同的,官家看看,便是三司列舉只數,也無有司農寺的整齊規整啊!這才是朝臣應該做的事情,列表之事當在朝中推廣才是,尤其是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