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四百四十二章意難平(下)

  陳琳在邊上再次默然裝死,顯然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但這與葉安心中根深蒂固的關於軍人的認知完全不同。

  漢家王朝的歷史就是一部軍人的成長史,軍隊的發展史,這一點不可否認,雖然其中也有走上歧途的,但終究還是螺旋式上升和前進的。

  可到了大宋這裡為何便如此怪誕奇葩呢?!

  瞧見葉安滿臉的不解和驚詫,曹儀便知曉這是為何了,悄悄用手指了指範雍,再指了指自己,葉安便恍然大悟。

  問題的所在就在文武之間的關係上,歸根結底就是在老趙家制定出的國策上,重文輕武啊!

  這不光是一個政治問題,甚至已經蔓延到民間,成為大宋國朝上下的一個思想問題,什麼人去當兵?好狠鬥勇的,作奸犯科的,良人,良人誰去當兵啊!

  至於黥面,根本就是個誤解,大宋的士兵可都是都黥面的,只有那些犯了罪的人才會被黥面,黥面之後便難以洗刷,在民間自然混不下去,最好的歸處便是軍伍,所以宋軍之中才多有黥面者,這也導致大宋的士兵被人們看不起的原因之一。

  說到底還是思想上的問題在作祟,葉安只能無奈的嘆息一聲便坐在,他發現所有的問題彷彿都繞回到了“起點”,思想上。

  這個王朝最大的弊病不在於政治制度,而在於思想,從開國時太祖定下的調子開始便已經走錯了。

  帝王的思想影響了整個王朝的思想,上至高高在上的權臣,下至尋常百姓,在他們的思想中都認為軍伍為賤,戰爭可以避免就應該儘量避免,但在這個時代戰爭能夠避免嗎?

  便是後世和平了那麼多年,中華也從未懈怠過準備戰爭的思想,為何宋人就能放棄這個漢家文明數千年所堅持的東西呢?!

  陳琳瞧見了葉安如同病懨般的坐在藤席上,從他渾身上下散發出的頹廢、驚愕、茫然和呆滯中感受到了一種從未見過的悲哀。

  這樣的情緒也影響了範雍和曹儀,斗室之中忽然便安靜的針落有聲,即便是大刺刺的曹儀和範雍都被這種情緒所感染。

  他們隱隱約約的也從葉安身上感受到了這種無力,一種誰也改變不了的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