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二百五十二章不尋常的端疑

  這個問題也是在場眾人所思考的問題,葉安剛剛到東京城沒多長時間,雖說一飛沖天,平步青雲與天家關係緊密,但也不至於遭人劫殺啊!

  “作案動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先決條件,尤其是在這個刑偵還停留在較為原始的時代,許多案件都是以有罪推斷來進行的。

  葉安做的最大的事就是敬獻祥瑞良種,誰不希望大宋得到祥瑞良種………………

  正殿眾人莫不噤聲,此事可能另有隱情,涉及外朝之事,而原本群情激奮的朝臣們也就沒了聲音,而是小聲議論起來。

  葉安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所以才刻意把事情往國家層面去引導。

  他當然不希望這些死士被朝臣們揪住不放,他要讓幕後之人被震懾,卻不希望對方心驚膽戰,越是龜縮越難以露出馬腳。

  緊緊地盯著趙宗說,果然這貨只顧著低頭飲酒,並不做聲了。

  只有在目標自以為事情過去,危機解除的時候,才會放鬆警惕,葉安覺得這一攪和效果非常不錯。

  劉娥會面對壓力,朝臣們知道死士的存在,但二者的方向卻不同,一個在內,一個在外。

  看似是外朝對葉安下手才合情合理,可事實上發生在東京城的事情,且知道的如此詳細,知道葉安何時進宮,知道葉安的車駕是何模樣,這根本就不可能是外朝所為。

  傻子都知道的事情,但到了朝臣們這裡,卻變成了需要思量的“合理解釋”。

  當葉安在看到王曾以及呂夷簡精明的目光後便知道,這兩位相公知道了自己目的所在,還是不能把所有人都當成傻子啊!

  否則最傻的人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