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一百九十二章帝王本質

  現在的劉娥對葉安的家學非常感興趣,她甚至覺得這也許就是上天的眷顧,和葉安獻上的祥瑞一樣,會對大宋產生改變。

  當然,劉娥也不傻,葉安到底有沒有本事一試便知,說大話誰都會的,可若是能做到,那就不一般了。

  她知道自己這麼做有賭的成分在其中,但畢竟是一個機會,她倒是要看看葉安的家學有沒有那麼好。

  深諳儒家之道的她明白,儒學是極好的,但儒學同樣也有不足之處,治國往往靠的是能力和經驗,而非四書五經中的那些禮法,規矩,學問。

  當初先帝就說過,儒學能教出好的臣子,但卻培養不出好的君王,所以他才會在有生之年設資善堂以培養官家。

  只可惜,先帝早崩,並未把治國之道,帝王之道傳授給年幼的官家,自己一屆婦人,唯有在相公以及朝臣們的輔佐下監國,至於治國萬萬比不上先帝的。

  至今劉娥還能回想起鹹平之治的盛況,那時大宋與現在不同,也就是那段最好的時光給大宋積攢下了與遼朝對抗的本錢。

  眼下的大宋“主少國疑”,再加上自己垂簾聽政多了一個“母壯子幼”,朝堂上下以有不安之狀,若遼人再度南下,後果不堪設想!

  既然葉安敢誇下海口,說自己能夠教授官家帝王之道,那若是他真的有本事,委以重任也不是什麼難事。

  當年晏殊十六歲被先帝召試於中書,事後轉任太常寺奉禮郎,光祿寺丞,眼下的葉安有獻瑞之功,一個侍讀學士的差遣官也算不得什麼。

  王淵被陳琳召到了資善堂的偏殿之中,資善堂裡只留下葉安與趙禎兩人。

  陳琳和藍繼宗兩人撅著屁股趴在窗沿上,他們兩人算是最好奇也是最擔憂的,誰能相信一個十六歲的少年郎教授官家帝王之道?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但既然聖人這麼堅持,那他們也不敢說什麼,至於王淵則是端坐在錦凳之上不敢說一句話。

  畢竟當初是他向劉娥推薦葉安前來伴讀的,也覺得他作為侍讀能夠把他的家學傳授給大宋,但他卻沒想到葉安居然敢說出教授官家帝王知道的話來。

  他算是被葉安的膽大包天給嚇到了。

  葉安隨意的挑了一個位置坐下,伸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對趙禎道:“官家隨便坐,葉安授課怕是與其他先生不同的,我不希望官家把我當作先生,那樣太過古板無趣,若是能當作一位友人最好,若是不能便權當作一個闡述史實的傻子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