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九十二章華夏的平衡

  王淵站在葉安面前,耐心的解釋農耕對漢家王朝的重要性,當然葉安也知道其中的原因,但依舊耐心的聽下去,他相信自己對農業的認知不可能比得上著個時代的人。

  “先生,既然如此,為何遊牧常常揮兵而下,侵擾我中原之土?”

  “因為窮!你可見過草原之民是何模樣?沒見過吧!那我便告訴你!他們不種植糧食,也沒有農耕一說,常年逐水草而居,雖說肉食頻繁,但卻沒有解膩的東西,需要從中原購買茶葉,茶磚去除油腥。

  家中也是無有儲備,唯一的財富便是牛羊和草場,但這些東西豈能有莊稼好侍弄?大雪,天寒,乾旱都能讓他們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於是乎這些人的身上穿的都是厚厚的皮子,便是天熱了也只能把膀子伸出來。

  但中原就不同了,農耕之地廣闊,各種吃食應有盡有,絲,麻之物不計其數,器物更是分門別類,為何能夠如此?

  因為漢家的土地能夠長出莊稼,蠻夷的土地裡除了草便什麼都沒有!窮則生變,唯有劫掠我中原,方能滿足他們的所需!”

  王淵的話無疑是這個時代人對漢家王朝與草原民族之間矛盾的最好總結。

  歸其原因便是遊牧民族對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太差,而中原土地肥沃,出產良多,歸根到底還是窮啊!

  說的興起,王溫語氣急促道:“若非兒皇帝石敬瑭獻出燕雲十六州與遼人,遼人能有今天的威勢?但也正事這般,才使得遼人停下腳步,以燕云為產量之地供應北方之所需…………”httpδ:/m.kuAisugg.nět

  葉安微微吃驚的望向王淵,他說的理論完全正確,但這在後世經過專家學者研判許久才得出的結論,沒想到他已經看透。

  王淵確實有學問,也擔得起大儒的稱號,葉安恭敬的向他一禮道:“既然如此,為何漢家依舊常常饑荒?歷朝歷代之災禍不下數千次,每每刻骨銘心之痛,可否以絕後患?還請先生教我!”

  不光是葉安,便是邊上的王溫也直直的盯著王淵,希望從他那裡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