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九十一章死道友不死貧道

  其實從一開始,玄誠子便知道中嶽廟不會大開山門,所以他才帶著這些孩子前來安置,至於張天師在不在其中根本無關緊要…………

  玄誠子的想法很簡單“死道友不死貧道”!

  回到老君觀,玄誠子便派人下山,前往老君觀的賜田,並且告知所有租種觀田的農人,讓他們把地裡除去已經種下秋苗的土地全部翻土準備,老君觀要賜下良種讓其耕種。

  在回山之前,他終於知道葉安在樹林中種下的東西是什麼了,高產的糧食在最需要糧食的時代不是祥瑞是什麼?

  雖然他不相信這些農作物真的能有葉安所說的畝產四五千斤,但只要能超過一千斤,那他就能前往東京城,向太后討要一個大大的封賞!

  自從下山之後,玄誠子對自己的這位“野徒弟”愈發的信任了。

  大面積的種子從未見過的莊稼,這對於農人來說幾乎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冒險,農人可以接受糧食被浪費,但絕不能接受土地被浪費。

  也幸虧山下的土地是觀田,若是農人自己的,那他們便是拼死也不會種下從老君觀送來的良種。

  嵩山之下,陽城縣的大片觀田之中出現了壯觀的一幕。

  五百個孩子,每個人手中都拎著一個小竹籃,上面用藍色的碎花布給蓋上,小心翼翼的呵護,並且確認每顆種子都被種到了土地之中,並按照之前所學,小心的撒上草木灰,這才安心下來。

  這是他們在老君觀接到活,只有幹活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沒有那個孩子覺得幸苦,相反在他們看來這是應該的事情。

  都是出自農家的孩子,在農活上一點就通,數百畝的土地被他們種下了“希望”,但租種觀田的租戶們卻是不相信的。

  他們也是農人,從未聽說過有莊稼種上兩三個月便能收穫的,何況秋苗剛剛生長出來,到了九月便能開鐮收割了。

  但誰讓這是老君觀的田地,既然觀妙先生髮話了,那他們只能照做。

  至於這些孩子,淳樸的農人還是相當待見的,多多少少給了些山貨,讓他們騙騙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