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二十四章縣城的門頭

  後世是有真道士作法的,但是極少遇到,並且還要修行足夠……畢竟道家的清高可是出了名的,除非為了福業,真正的道士幾乎不會去為別人作法。

  有那時間還不如多修行,何必去給別人“消災免難”?

  作為本土宗教,道教“囂張”也是最為出名,也可以說是清高,你若是跑去道觀之中宣揚無神論,人家說不定根本就不搭理你。

  在道家人看來,“愛信不信,不要妨礙老子修仙!”這才是大多數修道之人的心聲。

  葉安沒有見過真道士作法,眼下有機會了怎麼能錯過?

  “師傅,今日不去王大官人家中作法了?”

  玄誠子氣惱的伸手一拂塵打在葉安的頭上:“什麼作法?!乃是齋醮科儀!”

  “哦!齋醮科儀,齋醮科儀!”

  “今日已經過了吉時,如何去得?為師自不會誆騙善家。先帶你去白雲寺掛單,免得今夜在城外土地廟落腳了。”

  葉安瞪大眼睛的望著老道:“師傅,道士能在和尚廟裡掛單嗎?!”

  老道白了葉安一眼:“都是修道之人,掛單有何不可?尋常人入得了佛門借宿,我等有何不可?”

  葉安撓了撓頭還真是這個道理,要說起來佛門也是講究緣法的,若是單單因為信仰的不同便排斥道士去掛單,未免顯得小家子氣了些。

  陽城縣縣城不大,周長不過千餘步,就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小城,城中百姓也不過千餘人,房舍不多,雖然如此,但說熱鬧也熱鬧,十里八鄉的百姓都會前來交易。

  城門不大,也就是夯土結構的是城牆上開了小小的一個門,但即便如此它的防禦性能也比沒有好的太多。

  城中居住的人不多,農耕民族的特性在土地中就能得到大部分的生活所需,所以並沒有必要在城中居住。

  縣城中住的大多是一些富豪商賈,以及在衙門中當差的人,還有一些服務業者和買賣家。

  縣城之中的常住人口並不是很多,但往來的人卻不少,即便是天色漸晚縣城的城門口還是有人來來往往。

  挑著扁擔的小販還在進進出出,自從宋朝取消宵禁之後大宋的夜生活就十分豐富,百姓不斷的穿梭於縣城最熱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