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的書 作品

439-七元素力


                 阿佩普自無不可。

  祂勸說不了羅摩的心思,並且祂也不認為羅摩說的有什麼問題。

  祂們蹲在蒙德有一段時間了,如果要對羅摩動手的機會實在是很多。

  比如最簡單的,往須彌扔一枚寒天之釘,羅摩就得立刻往須彌跑,而不是坐在這裡繼續自己的嘗試和研究。

  或者找個機會殺死柯萊?

  作為承載了完整龍血的生命,祂的死就意味著羅摩的計劃必然會缺失一環,祂也許還能夠重新制造一份龍血,但那需要多少時間可就很難說了。

  總之,阻止羅摩的機會多到羅摩自己都算不過來了。

  老一套的道理,你想做的事情但敵人能阻止卻不阻止,那你想做的就是祂希望你做的。

  阿佩普當然支持這套邏輯。

  羅摩的邏輯不會出錯,祂的眼裡有敵人和朋友,而維繫這兩者的都是利益。

  說的更加直接一點,包括納西妲也在內。

  比如圍繞著須彌人做題,納西妲有不小的可能會和羅摩走向對立。

  這很正常,人總要有點獨屬自己的堅持,而羅摩對於納西妲就是獨屬之外的,因為另外的理由而成為朋友的情況。

  她可以為了羅摩付出很多的代價,但絕對不包括讓自己本人直接違背內心的決定。

  不如這麼說,早期她和羅摩的合作本就是為了庇護須彌人。

  此刻為了羅摩而去犧牲須彌人,這就顯得當時的決定十分抽象。

  但這並不影響她是羅摩最好的朋友,羅摩願意為了她退讓某些利益,因為她對羅摩的幫助很大,而羅摩對她的底線毫無興趣。

  耗材天下多的是,納西妲悲天憫人也不會跨著國境去阻止羅摩在其他國家的研究。

  雙方的底線都可以談而且不觸犯對方,那大家就可以是很好的朋友。

  這邏輯不會出錯,但偶爾也不是一定會對——不是有人不在乎利益,而是祂在乎的利益和羅摩在乎的利益不同。

  殺人案件在羅摩的預測之中必然得圍繞著美色、財富之類的運轉,但有些特殊的隨機殺人案件之中,作案人可能真的就是多看了一眼星空或者湖水,突然就覺得好沒意思啊我得去殺個人爽爽······這種人作案的邏輯來源於樂趣,也就是為了取悅自己,符合羅摩的利益論點,但羅摩一輩子都猜不出來這麼個答案。

  太癲了。

  楓丹的連環少女失蹤案中,審判官用的是和羅摩一脈相承的理念。

  通過追尋受害者的人際關係來確定初步的利害需求,但這一步就斷了,因為瓦謝的行動邏輯幾乎就是隨即殺人,他不挑選受害者,不看重受害者帶來的什麼利益,需要的只是受害者本身去送個頭讓他研究研究。

  這種行事邏輯除非留下了明顯的線索,在當時就被抓住了尾巴,否則它幾乎都會成為無頭懸案。

  好在瓦謝是個腦癱,最後盯上了娜維婭這個身家背景相當兇猛的富家千金。

  他行動的時候刺玫會還是鼎盛時期,娜維婭的富豪老爹騰出資金和精力專門和這個盯上了自己女兒的神經組織對線,最後抓住了瓦謝的部分蹤跡,給後來的空和娜維婭留下了翻盤的證據——雖然他自己在法庭上一言不發,把那維萊特當空氣的決定至今讓羅摩都理解不了,但這不妨礙他在別的方面的成功。

  如果不是娜維婭這樣父親疼愛且有能力疼愛的千金小姐,他換個什麼姑娘絕不會有這種風險。

  這種情況就是這樣,能不能有所發現大多依靠對方會不會犯錯,後續的偵察幾乎沒辦法鎖定什麼。

  瓦謝犯錯了,最後他才會被抓。

  眾所周知,犯法並不是被抓的原因,做的不夠周全才是。

  打架並不是會死的原因,打不過才是。

  羅摩覺得自己打不過,所以祂只能把自己經營成一碰就碎的特殊情況,讓強者自己主動收力。

  雖然這個時期如果是一對一的單挑的話,祂其實也只是畏懼天空島的那位而已。

  但無所謂吧,反正不想他死的人蠻多的,不如賭一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