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的書 作品

373-確實沒用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大道理,遺憾的是具體到個人身上,他們作為得失最直接的承擔者,他們是很難理解這些大道理的。

  這是芙寧娜所面對的窘境,她當年十分痛苦,並且很完美地把問題留給了自己的繼承者,水之神赫勒爾的身上。

  羅摩扮演的水之神,需要面對的就是芙寧娜在當年的痛苦之後所留下的爛攤子,一如芙寧娜接受的爛攤子本質上就是芙卡洛斯的前任厄歌莉婭留下的爛攤子一樣,後來者永遠都在給前輩們收拾尾巴。

  芙寧娜的無能讓水之神的所有威名徹底旁落,羅摩想要重振水之神的權位,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那維萊特消失。

  這是權力的鬥爭,最高審判官已經佔據了幾乎所有的決策權,羅摩想要這些話語權,就只能夠逼迫那維萊特退讓。

  但權力並不是祂們鬥爭的理由,無論是羅摩還是那維萊特,祂們追逐的東西都是更本質的力量。

  壽命、權力乃至是更多的東西,都只是追逐力量過程之中的副產品而已。

  羅摩需要的是民眾的信仰,而信仰這種東西,用最直觀的描述來說就是,當你陷入麻煩的時候,如果你一定要找一個東西而不是具體的某個人去求助,它會是什麼。

  某個習慣的角落、一株古老的樹、滿天神佛······

  而在楓丹,民眾一旦遇到麻煩的第一反應,無論是祈禱還是具體的求助,他們的選擇都是那維萊特,而不是水之神。

  羅摩沒有辦法。

  這是芙寧娜無為而治所留下來的爛攤子。

  她無為而治的很爽,一切的具體麻煩都是那維萊特出面治理的,大家就算想要請求水之神出面,最後到來的也還是那維萊特。

  在這種情況下,民眾選擇那維萊特,實在不是一種值得奇怪的事情。

  而羅摩就是要打這種逆風局。

  祂需要信仰,可民眾已經選擇了那維萊特。

  祂要麼花費幾十數百年的時間,慢慢地做實事,然後和那維萊特競爭自己在民間的話語權,要麼就是乾脆的讓那維萊特下臺,讓民眾只能夠選擇祂。

  這些事情本質上都是芙寧娜和芙卡洛斯的作為所留下來的後遺症,祂們想的都是更大更加寬泛的東西,比如楓丹,比如所有的楓丹人,而很少的會在乎自己,更加不會在乎自己能夠留下些什麼東西給下一位的水之神。

  如果羅摩是一個楓丹人,祂也會支持這樣的水之神。

  但祂不是,祂就是這個一開始就被放棄了的下一任水之神,而且是單純地好處才選擇接受這個位置的和楓丹完全沒有關係的陌路人。

  祂一來,需要面對的就是這兩位的爛攤子。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羅摩都在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祂委實是看不上民眾單純出於對神明的尊重而貢獻的一些信仰。

  講道理,祂來楓丹是為了收割信仰,而不是為了當個要飯的。

  而現在這份貪心給祂帶來了額外的回報。

  因為從未接納過楓丹人的信仰,所以羅摩此刻也並不需要對楓丹的災難負責。

  祂是真的可以抽身離去,然後立刻返回須彌的。

  芙寧娜並不清楚這一點,她對羅摩的很多選擇都不理解,自然也會氣憤祂在這個時候的冷漠。

  好歹你也是楓丹的水之神了,怎麼災難來的時候你確說我沒辦法解決問題,但我能溜之大吉這種話呢?

  這件事情委實沒有值得解釋的必要性,一如羅摩也從未告訴過芙寧娜,祂的舉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芙寧娜留下的局面對於一個渴求信仰的下一任水之神來說十分糟糕。

  沒必要。

  事情可以做沒必要說,最主要的是,她確實沒有用。

  說這些話只能夠讓她有些可憐巴巴地想辦法去解決問題,看上去內疚自責的樣子,實際上對於問題的解決毫無幫助。

  既然如此,倒不如讓她安心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