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的書 作品

81-真相在我手裡

  大家都知道我想要收拾你的嘛,你送出了自己的女兒和財產,看上去像是很忠誠。

  可既然都這麼忠誠了,為什麼還要反抗我呢?

  反抗就是不忠誠的表現,你在這裡的不忠誠,在上位眼裡就是完全不忠誠。

  客觀地說這想法頗有些神經質,但這確實是一種足以稱之為【主流】的想法。

  應用它的人著實不多,但就是這些有資格使用這種想法的人,他們的意志足以構成【主流】。

  阿扎爾,六賢者正是其中之一。

  “他想要利用群體的力量來保護自己,很顯然,沙扎曼的立場早以有了偏斜。”

  “他不信任我們,而須彌之地目前也只有兩方勢力。”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

  不信任教令院,就只能選擇另外一方了。

  如同【神王之遺】,被羅摩拒絕,就只能夠選擇教令院。

  弱勢者在這種時候必須找好依靠,你不選擇這一邊,實際上就是選擇了他的對立面。

  當然,存在沙扎曼可能真的是巧合的一種可能性。

  但摧毀他和驗證他的忠誠之間,顯然是前者更加簡單輕鬆。

  “這件事情可以稍後再處理,沙扎曼的心思也許確實不單純,但眼下這個環境,我們也找不到更加合適的理由。”

  年老的賢者神色平靜,“不是找不到證據,而是找不到能夠讓大眾接受的證據。”

  “在他們先入為主,產生了我們打算迫害呼瑪伊家的心思之後,我們手上的任何有效證據,都會被當作是強行粉飾和遮掩。”

  “這是大勢傾軋,沙扎曼只是用了一個合理的手段來保全自己而已。”

  他起身環視自己的同僚,“說到底,他們的想法和理念完全基於一個核心,我們輸了。”

  “諸位,不妨放過這位沙扎曼先生,來聊一聊我們更加棘手的敵人——【三十人團】如何?”

  在六賢者的眼中,最為棘手的敵人甚至不是羅摩,而是【三十人團】。

  “失敗是一切懷疑的根源,這一點我深表贊同。”阿扎爾微微頷首。

  他神色如常,在所有表情各異的賢者之中是最為鎮定的一個。

  “【三十人團】的立足根基也是沙漠民,他們掌握了雨林的邊防力量,一旦選擇背叛,我們可能就真的要輸了。”

  外界人之所以只是懷疑而沒有行動,是因為還有草之神站臺。

  就算草之神有一定的可能性很弱小,但對比七執政,大家還是願意相信祂其實很強大。

  有神的教令院對沒有神明的沙海,這是大家信心的源泉。

  正因為如此,教令院就不能對沙扎曼做更多的事情。

  太心虛了。

  無端憤怒的背後往往是惶恐和不安,他們的過度反應,會讓很多人生出不該有的猜測之心。

  六賢者沒有這種底氣。

  他們知道草之神不能被信任。

  如果把小吉祥草王放出來,祂更大的可能性顯然是幫助沙漠而非雨林。

  畢竟,歷代的六賢者都做了這種決定,在關鍵時刻卻又指望神明站出來幫助他們維繫統治——大家只是傲慢而已,但不是愚蠢。

  大家面面相覷,最後陷入了沉默。

  問題很明顯,但解決不了。

  “【三十人團】的叛亂已經成為了一種既定事實,無論我們是怎麼想的,但現在所有人都認為我們會對【三十人團】動手。”

  “事情走到了這種程度,【三十人團】也就只剩下了一條路。”

  所有人都這麼想一件事情的時候,它雖然不是事實,但也是一件【還沒有發生但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有了這種認知,【三十人團】的背叛無非是早晚的問題。

  “但我們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從【三十人團】手中完美地奪回這一部分權力了。”

  一位賢者頗為委婉地說道。

  打壓三十人團的工作確實是最近才開始的,因為之前須彌的局面十分穩定,雖然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但那個時期的賢者們反而沒有心思去真的收拾【三十人團】。

  至於說阿斯法德口中的壓迫和不公······那是常規待遇。

  日常收拾壓迫一下沙漠民,這不算什麼特殊的操作。

  而等到他們有這麼做的想法時,環境已經不允許他們大刀闊斧的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