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那些年 作品

第306章 陳東勝遇到難題了

  沒錯,沙河才是全國服裝集散中心,很多老闆都是從這裡倒貨到自己所在的城市,然後再批發給當地的檔口老闆。

  王成芬從一樓逛到了三樓才找到五款她認為好賣的棉衣,然後在一家賣羽絨服的檔口停留。之前的棉衣都是三十多塊,最貴的也不超過五十塊,而這裡的羽絨服要一百五。火山文學

  看面料、手感、工藝都跟棉服完全不一樣,給人的感覺也高檔了許多。可是,這價格有點兒小貴了,王成芬正在猶豫,就聽到老闆娘在打電話。

  “老闆,某某某款再給我每個顏色每個碼發二十件過來,某某某款再……”

  本來覺得這款式很好看,想拿一件回去讓楊銘上新,可是,這老闆不是在倒貨嗎?萬一有銷量了又沒貨了怎麼辦?

  待老闆娘掛完電話,王成芬問道:“老闆,這羽絨服不是你們廠生產的嗎?”

  “不是,整個廣州都沒有幾家檔口做羽絨服的。”

  “那是哪裡生產的呀?”

  “武漢呀!武漢才是專業生產羽絨服的基地。”

  “那你們怎麼不自己生產呢?”

  “這個要大廠才能生產,小廠和作坊做不出來質量這麼好的羽絨服。”

  王成芬算是明白了,難怪工藝看起來就跟別的棉服不一樣。

  “老闆,是這樣的,我是在淘寶上賣女裝的,版衣拿回去需要拍照、修圖、上架、推廣,然後才有銷量,這個過程有點兒長,你這幾個款式的貨源穩定嗎?”

  “穩定呀!人家像這種都是夏天就開始生產,到現在一個款式都是幾萬件的庫存,怎麼會不穩定呢?”

  有了這話,王成芬也就放心了,拿了三個中長款的羽絨服,每個顏色加起來一共九件。

  鋁基板印刷生產線,張斌拿著一塊4oz的線路板和工單說道:“陳工程師,這個板子毛邊太大,沒辦法生產呀!”

  陳東勝拿起工單看了一下,用很官方的語氣說道:“按照工單要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