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墮 作品

第2600章 修真往事

    聞知並沒有說就一定要在紀元更迭時保證這兩個大道立道成功,他也沒有這個能力;也可能是在新紀元開始後,還有時間。

    但他如果不在現在對無情有情大道有個瞭解,真等紀元更迭之後,他都未必能這麼齊整的找到這些立道人,彼時黃龍之地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九個道碑,除去一個無情道碑道氣華冠在百萬丈以上,其它幾個大都在五十萬丈到百萬丈之間,實事求是的說,有情無情這個路數的道碑還不如魂鬼一脈,因為它過於注重心性的修行,但在道境實效上相對來說轉化戰鬥力比較艱難,所以習者不多,屬於心性流一脈,和那個所謂是否道都屬於一個類型,比較小眾。

    先看道氣華冠最高的那座,再由上及下。

    一入道碑,最大的感受就是冷清,這也是心性流的一大特點;觀瞻者自己照顧自己,也沒人來招待,哪怕他是婁小乙;但以他看來,道主並不在道碑中,而是以化身主持,對心性流來說,整體上他們會很注重自己的獨立性,排斥仙靈下種,這是維持心境完美的前提條件,基本如此。

    他也不介意,仔細琢磨,細細體會這座道碑的理念精神。

    說得是,有情道與無情道,實際應說是,有情法與無情法。把情拿出來,只是有道與無道。道本就包含有與無,有道無道皆是道,沒區別。

    道法自然,而人間有情。所以有情法與無情法,皆是極端之人所修。修有情法的人,看似有情,實際冷漠無情。修無情法的人,看似無情,實際處處留情。有情生無情,無情生有情,再把情滅了,僅存有與無,以此證道。

    ……這位道主的理解雖然很深,但大道之理偏向中庸平和,沒有什麼特點,仔細體味,你會覺得他說的都對,但卻沒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基本上都是百萬年來自有無情有情道之後形成的系統性的結論。

    說起來很空,聽上去很懵!

    婁小乙心中明白,這位道主的來歷恐怕不凡,出自大勢力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說現在的成績基本上就是炒作上去的,也就這樣了,現在的華冠程度就是它的天花板,想以此立道無異痴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