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小姐和書生

  不知道為什麼,老秀才突然想起了自己離開長安城的那天。

  長安城外的雨下的很大,雨水很涼。

  老秀才聽著城裡的喧囂,背上了自己的包裹,像一條落水的老狗一樣,沉默無聲的離開了那裡。

  那是他人生中記憶最深,也是最遺憾痛苦的一刻。也是那一刻,老秀才突然理解了書上說的“人生的兩場悲劇”。

  一場悲劇叫萬念俱灰,那另一場是什麼來著?

  老秀才突然忘記了。

  他只是眯著眼睛,看著那個年輕書生的背影,躊躇滿志的離開了這座小城。

  然後,便再也沒有回來過……

  ——

  老秀才考了十幾年,那個用工刻苦的書生總是要比老秀才強的。

  在長安城參加科舉的第一年,書生就考上了舉人,半步踏上了仕途。

  他寫了封信寄回了那座小城,然後留在長安城裡準備第二年的科舉。

  但第二年,他只是考中了個秀才,比舉人更低。

  第三年,秀才。

  第四年,未中。

  第五年,還是未中……

  ……

  年輕書生寫給家鄉的信越來越少,收到的信倒是從未停過。

  不過……不都是好消息。

  老秀才在書生離鄉的第六個年頭離開了人世,學堂荒廢,洪水蔓延,那座遠方的小城渡過了一個很難熬的年頭。

  不過小城裡的女子倒是一切安好,用不著書生操心費神。

  長安城裡的書生像是入了魔一樣,嘔心瀝血的想要考取功名,緊衣縮食,熬過了一年又一年。

  他好像忘記了身後遠方的小城,也忘記了那個在城裡等著他的姑娘。

  不過更可能的是,他無顏面對,不敢回想。

  再後來,長安城收到了最後一封信和一些盤纏。

  小城裡的那個姑娘不等他了,改嫁給了一戶門當戶對的人家。

  希望他,能在長安城裡照顧好自己。

  收到信的書生把自己關在了昏暗的小書屋裡,沉默了很久很久都沒走出來。

  兩年後,一個書生離開了長安城,去往了洛陽。

  再過一年,書生入贅進了洛陽城裡的一戶商賈人家,從此再也沒回去過那座小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