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商圈大佬


                 她是廠家,是供貨一方,但同時也是售賣一方。市場是由需求驅動的,需求是市場的基礎,一旦她的貨市場需求量少,四姓商人供大於求,她就很難賣得掉了。

  但貨車這一途,她考慮過了,首先他們本地就是供小於求,先將這十五輛貨運車做出來投石問路,就知道後續反響了。

  說起貨車,上古時期的運輸車,全都是手提、肩扛、揹負、撬引來完成,但隨著生產發展、社會進步,產品交易不斷增多,就產生了對運輸工具的需求,於是現今創造出了滾木、輪與軸這種陸地運輸車。

  鄭曲尺一邊翻閱手上的“考工記”、“公輸天工”、“繪圖經匠”等書籍,通過了解現今的科技著作,來實現她目前的作品。

  這些書都是她借史和通他們的,市面上根本沒有販賣的,屬於匠師們熟讀的基礎知識與匠師的業務用書。

  花了些時間將它們看完之後,她對於民間匠師們的業務水平、思想以及整體各項技術有了相關了解。

  但這上面的書籍,只記載了些(於她而言)最簡單的東西,真正的核心技術根本沒有。

  比如第一卷,從伐木備料,起工破,動土平基,立表定平,畫起屋樣等,技術難點與問題總彙並沒有。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他們只能夠按部就班進行,很難通過這本書在創造上有突破與創新。

  當然,熟能生巧,只要通過時間的積累與技術的反覆磨練,人也能從中得到啟發,進行創造改新。

  但這無疑就是拉開了很大一段時間距離,明明只需要有經驗人的一些點撥,就可以令一個新手少耗費十年功夫,但是所有人都只會閉門造車。

  哪怕是收徒弟教授專業,不少人都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非得慢慢地磨。

  這是教育的缺失,亦是現世大家對自己所獲取的專利知識的保護。

  因為這個時代獲取知識,是一件很難的事,更別說是前無古人自己來創新的東西,正因為獲取過程太過艱難,過程太過刻苦,所以沒有人願意白白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奉獻給別人。

  這是鄭曲尺在福縣當工匠這麼久以來,對所有工匠心理的認知。

  甚至有時候她稍微貢獻出一點專業知識,他們都會十分驚奇與感激,要麼認為她是一個大公無私之人,要麼覺得她是一個怪胎,因為他們做不到。

  但社會的進步,不是她一個人能辦到的,是整個社會共同實現,就比如現在,她還沒有條件製造出發動機,電力車等(主要沒錢),但是假如別人做了,她可以去購買一些零部件進行對運輸車的整體改造,這不就是大大的減少了時間與精力嗎?

  倘若樣樣都由她來開發,她去整出來,她哪怕將自己熬成一個人幹都辦不到。

  “不如我也來出一本書?”

  她看著手上的這些書籍,心裡頭開始蠢蠢欲動。

  出書的目的,首要當然是為了傳播知識,順帶……也是為了獲取實質性的收益。

  她借書的時候可聽史和能他們說過,在龜茲國與西澤國現在出現了很多的書坊。

  所謂書坊,就相當於今天的圖書出版公司兼書店,像龜茲國這種海外貿易大國,還有西澤國這種文化歷史悠久傳承的古國,基本上專門的圖書鋪子就是一條街。

  裡面賣書的叫坐商,還有走門串巷的書客,定期有書市,運輸有書車、書船,總之對於文化與知識的宏揚十分發達。

  史和通跟牧高義他們說到這,就十分遺憾自己沒有機會去這兩國看一看,順利淘一些有用的專業書籍回來。

  “為什麼沒去?”她不太理解。

  兩人無奈道:“就鄴國現在這種情況,咱們去哪國都是不受歡迎的主,又何必去招惹別國人的白眼?”

  鄭曲尺:“……”之前她只以為鄴國工匠在外面是這種待遇,原來凡是鄴國人在外國都這麼不受待見的嗎?

  當然出書這事還是後話,現今主要任務還是先將她的貨運車搗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