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一件小事


                 大人物之間的爭吵是不會改變什麼的,因為他們足夠理智,進行爭吵這種無用的舉動唯一的可能只是目前什麼也做不了。

  如果他們真的決定做什麼,那麼就不會進行毫無意義的爭吵,而是直接去做。

  但是小人物之間的爭吵卻不同,他們往往沒有膽量去實現心中的想法,只能將想法說出來去尋求其他人的認同。

  然而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想要得到認同並不容易,訴說想法很容易變成爭吵,而爭吵帶來的憤怒最終也會演化成爭鬥……

  大人物的決定其實十有八九都是很難實現的,小人物不經意間引起的矛盾卻很容易發酵成一些大事。

  比如……再比如……

  其實歷史上的大事件細細探查下來都是這樣,連名字在歷史上都不會擁有的小人物挑斷了那些註定會刻在豐碑或記載在恥辱柱上的大人物耗盡心力維持的脆弱平衡,一切變得不受控制,就像……

  涼州,武都郡,武都道。

  涼州的冬天那可真是冷得要命,就連那忍耐力極強的野狼都不願意輕易出來溜達,細密的絨毛和厚實的皮膚給了它們禦寒的保障,可是如果不是餓的實在受不了,它們是不會從地洞中爬出來覓食的。

  有一種生物卻在這樣極端惡劣的天氣中不停的在工作,將一車車物資送往指定的地方;將一捆捆刀劍封存入庫;將一支支羽箭仔細保存。

  沒人知道他們這麼做是為了什麼,也沒人願意去思考為什麼。

  放下農具,拿起武器,只是因為老爺們讓了,哪怕拼命的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爺,他們也不會去質疑,頂多就抱怨兩句。

  事實上抱怨只能在平日裡才行,在武都道這個地方他們連抱怨都不敢抱怨,因為這個地方不是他們的地盤,他們不能在其他人面前表露出自己的不滿。

  是的,武都道是屬於曹操的,但是眼前這些人卻不是曹操麾下的士卒,他們的主人是孫堅,他們執行的也是孫堅的命令。

  誰也不會想到曹操和孫堅竟然結盟了,畢竟孫堅曾是大漢最堅定的擁護者,曹操卻擁立了一個偽帝,兩者應該打得不可開交才對。

  然而如今雙方不僅和解了,還表現得相當有誠意。

  只因為孫堅經過這麼多年終於準備好了,他要去問一問劉辯一直存在他心中的疑惑,只不過是十萬人一起問!

  他也開出了一個曹操無法拒絕的條件——幷州。

  這個條件聽起來有些不靠譜,幷州是王弋的而不是孫堅的,慷他人之慨這種事曹操怎麼可能答應?

  可是曹操不僅答應了,曹操還開放了武都郡,將故道借給孫堅屯兵,將武都道借給孫堅屯糧。

  孫堅為了自己的執念已經瘋狂了,他將自己的命脈交到了曹操手上,只要曹操斷了下辨,不管他有多少軍隊都要餓死在外面。

  無數臣子勸他不要這麼做,實在是太危險了。

  但是他已經等了許多年,已經不想等了,誰勸他,他便罷免誰,根本聽不進去一句。

  其實想想也沒什麼不對,如果不偏執,孫堅或許也不會成就這番基業。

  不過這種舉動贏得了曹操的信任,他並不害怕孫堅掉過頭來對付自己,涼州多是開闊的平地,孫堅有十萬大軍又能怎樣?他在涼州還有兩萬多騎兵呢,不服就來碰一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