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弋甄姜 作品

第483章 後軍,後發制人。

  “你這樣才會壞了殿下的事吧?”張郃猶自不服,“兵貴神速,時機稍縱即逝,你在這裡拖拖拉拉什麼時候能打到泰山?”

  “神不神速和你也沒什麼關係了,等打到泰山袁尚早就有防備了,你的部下有什麼用?”

  “殿下讓我來自然是讓我打仗的啊,難道還讓我看戲?”

  “你以為呢?就是讓你看!”太史慈白了張郃一眼,無奈的說,“你們不是用來攻城的,只有在全線進攻時起牽制敵軍才是你們的真正職責。”

  張郃一下子就沉默了,他再次將這理解為是王弋給他送功勞的行為,讓他非常難過。

  太史慈也察覺到話語中的問題,便解釋:“不是你想的那樣,殿下這次讓你來,主要的確實不是讓你帶著山地部隊攻打袁尚,但是你的任務同樣非常艱鉅。

  你參與過左軍的訓練,山地部隊中新加入的那些山越人確實能在山裡跑,但是對於行軍打仗一竅不通,殿下的意思是讓你在這次戰爭中將他們訓練成未來精銳的部隊。

  泰山郡山確實多,可是城同樣也多,山地部隊發揮不出什麼優勢。等到殿下打進關中,出兵益州,我們所有人都是陪襯,騎兵只能幹看著,這支部隊才是真正的主力。

  那時候就不是有沒有仗可以打了,而是仗什麼時候能打完了。”

  太史慈真的很講義氣,將自己的見解統統說了出來,而且他和王弋麾下最早那幾個將領的關係都非常要好,他們都是在王弋最缺人那段時間被王弋一個當八個用的,同甘共苦過,張郃和張遼甚至都拜會過太史慈的母親,他將兩人當小弟看的。

  周瑜聞言對太史慈很是佩服,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是五軍軍務府的,平日裡不怎麼關心典軍府的事,此時他才有些錯愕地發現進攻青州的這四支軍隊,除了右軍和山地部隊有一部分老兵,大多數都是第一次經歷這種規模的大戰。

  軍隊就是這樣,說自己是精兵沒有用,軍隊的強大都是需要經受戰爭洗禮的,左軍是全軍公認的強,可誰和他們打過?還不是他們自己一刀一劍打出來的赫赫威名?

  太史慈的話讓張郃想起了他兼任幷州刺史那段時間,打仗打到吐的感覺至今記憶猶新。

  不過他還是抱怨道:“既然沒我什麼事,你呢?你怎麼不去進攻?”

  這話也是周瑜想問的,他也很好奇太史慈為什麼按兵不動。

  恰好太史慈準備解釋,便說道:“兗州雖然不大,土地也不富庶,但是兗州的城池人口極多。別看小小一個山陽郡,大縣十幾個,小縣幾十個,我麾下又沒有能力跳過城池,只能一個一個的打,打下來還不知道要多久。

  不過你們也不用著急,山陽郡會自己投降的,只需要一點小小的耐心,山陽郡便成為我們嵌入袁尚領地的一個橋頭堡。”

  “怎麼可能?”

  “原來如此!”周瑜反應過來,對太史慈行了一禮,談道:“太史將軍果然有名帥之相,公瑾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