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大破援軍

  富春……

  呂蒙還是有些不明白,富春和錢塘確實都在同一條河邊,富春也離河水更近,可這有什麼區別?不就是起一個誘敵的作用嗎?

  呂範見呂蒙還沒明白,就耐著性子解釋:“這條河名叫浙水,浙水的盡頭便是豫章。我們誘敵的目的不是讓錢塘三城感到害怕,就這麼點人,援軍是不會回來的。我們要讓他們急,我們要讓他們以為我們要去打豫章。所謂攻敵所必救,就是這個道理。”

  呂蒙恍然大悟,對呂範的戰略眼光佩服不已。

  既然計策已經定下來了,那就要去做。

  第二天兩人便辭別王朗,駕船出了藏匿的湖泊。

  王朗目送他們離去,算是鬆了口氣。

  三天後,富春城頭緊急敲響了示警的銅鑼,縣令迅速來到城牆察看,發現一隊浩浩蕩蕩的水軍沿著浙水逆流而上,最終不知去向。

  縣令迅速斷定那些船隻就是去攻打豫章郡的,畢竟那些船有的非常大,而浙水的支流又很小,根本無法容納那麼大的戰船。

  於是縣令緊急書寫了一封文書,派人以最快的速度追上前去支援的軍隊讓他們派人去豫章救援。

  豫章這個郡在袁術手裡其實挺沒存在感的,畢竟他沒有水軍,交通很是不便。

  而且豫章人更喜歡和荊州人玩兒,不喜歡跟揚州人玩兒。

  荊州是出了名的文人聖地。

  揚州?那是偏遠山區……

  問題是豫章人給袁術交稅啊,平日裡絕對不會少了袁術什麼,要人要糧都給,還十分大方,袁術只是暫時沒能力開發,不代表他願意放棄,相反還十分重視。

  他這個態度揚州人基本上都知道,可豫章人不反對袁術徵稅,卻反對袁術駐兵,認為有了兵麻煩就會接踵而至,他們這麼多年也沒什麼兵馬,不也活得好好的?

  豫章不喜歡士兵,錢塘三城卻不能不去支援。

  由於沒有水軍,富春的縣令不清楚這些人到底有多少,不過那麼多大船,估計少說也有七八千。

  他索性給呂蒙翻了一倍,在求援信上報了一萬五,讓守將趕快回援,晚了那個喜歡作死的豫章郡就沒了。

  守將在接到信件後猶豫了良久,最終在袁術和豫章之間選擇了豫章。

  不是他的情操有多麼高尚,只是因為袁術前線打不過不會追究他的責任,但是豫章要是丟了,袁術絕對會砍了他。

  呂蒙兩人一路西進,仔細觀察了周圍的環境後,也給守將找到了埋骨之地——富春山。

  富春山在浙水邊上,山勢和水路交融在一起,風景美到畫是畫不出來的,如果不親眼去看看,單靠想象根本想不到。

  碧藍的天空下,山勢翠秀,倒映在平靜得水面上竟不失半分色彩。也不知是那藍天在俯瞰身下奇秀的美景,還是那幽靜的江水在展示唯美的容顏。

  若沒有船隻劃過的一縷縷波浪,人們根本分不清自己是蒼穹下的一位船家,還是江水中的那一抹顏色。

  呂範特意降低了航行速度,一路慢慢悠悠,並且已經挑好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