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喋血陰山(九)

  用長槍支撐著疲憊的身軀,此刻張郃覺得自己無比的清醒。

  養傷期間他看了許多戰報,讀了許多兵書。可是面對如今這個局面他再一次陷入了茫然。

  兵書上說軍隊死亡超過一成士氣就會下降,超過三成就會士氣崩潰導致潰逃,超過五成便是絕世精兵之間的戰鬥了……

  為什麼現在的傷亡會是這樣?

  他喊過了一名士卒問道:“剛剛你們怕不怕?”

  “當然不……”

  “說實話!”

  “怕呀……可是怕能怎麼樣?高貴的將軍都不害怕,我們這些低賤的士卒還能投降了不成?將軍在前拼殺而士卒投降胡人?死了無顏見祖先啊……”

  “行了,回城休息吧,不會虧待你們的。”張郃隨手將手中長槍扔過去,自顧自走向了受降城,邊走邊說,“賞你了。”

  之前的大營是不能再守了,繼續守下去也沒什麼意義。張郃來到受降城,拜見了各位將領後便去休息了。

  太史慈解釋過後徐榮也是一陣感嘆,相比之下其他城池就好好上很多,也不知是什麼原因,號角響過後丁零和堅昆迎來而來士氣全面崩潰,打贏非常容易。

  對此太史慈同樣非常疑惑,其實鮮卑這次攻城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只要集結兵力猛攻南城,解決掉張郃後未必不能攻破受降城。

  畢竟受降城的守城火力絕大部分分佈在東城和北城,南城和西城相對薄弱。

  太史慈提出了建議,詢問是否要加強兩面城牆的防禦。

  徐榮聞言陷入了沉思,沒曾想荀攸卻直接問道:“子義,你覺得該不該增加?”

  相較於荀攸,太史慈其實更瞭解荀彧。原本太史慈不怎麼向回答荀攸的問題,不過礙於荀彧的印象,他還是回答:“末將認為意義不大。”

  “哦?說說看。”

  “鮮卑已經許久沒有攻城,按照胡人那種弱肉強食的尊卑觀念,這次必然不是為烏孫報仇。丁零和堅昆的戰力暴增,也不可能是因為烏孫滅亡。此次鮮卑的行動不像是倉促而行的,倒像是準備了許久後的計劃。胡人的主力是鮮卑和匈奴,既然是準備許久的計劃,鮮卑行動了,匈奴不可能不動。匈奴的弓箭手要比鮮卑強上一些,這次鮮卑大費周章,很有可能是再為匈奴打掩護。末將認為……”

  太史慈越說表情越凝重,最後則希望去探查一下匈奴大營,看看匈奴人是否還在。

  徐榮心中一驚,連忙準備派人去查探一番,卻被荀攸阻止了,因為荀攸知道太史慈說的沒錯,匈奴人確實跑了。

  對於匈奴人的離去荀攸一點兒也不意外,當他接管西城防務的時候就猜到了。

  真正讓他意外的是太史慈竟然能夠猜到其中關結,看來王弋看人的水平依舊如故。

  荀攸準備在這次事情結束之後就將徐榮和太史慈分開,兩個有統帥才能的人聚在一起,早晚會因為理念不同產生激烈的矛盾。

  “沒有必要探查,這是一次機會。”荀攸分析道,“匈奴人不來,必定是在實行奸計。鮮卑人沒有一鼓作氣拿下受降城,只是因為擔心傷亡過重。如今我們要做得就是派出一軍直擊匈奴大營,徹底摧毀匈奴的退路。經歷了苦戰,鮮卑人認為我們不會出擊,匈奴也必定在營中設置了埋伏,用來矇騙前去探查的斥候。今夜夜襲,一戰可下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