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遼東之戰(終)

  高平和陳滿不同,陳滿出自大家族,又是王弋的私人管家,很懂得把握分寸,現在已經和他們這些人不來往了。陳滿未來註定是一個大權在握的孤臣,陳家也算是成功分出來了一支。

  高平則需要依靠郭嘉的權勢為自己家這幾口子人想條出路,寒門學子那麼熱衷於搞事不就是為了這個嘛。政治同盟又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大家你情我願而已。

  況且高平也不覺得自己能力不如別人,金子確實能發光,可是光也要能傳到認識金子人的眼中才行。

  不知不覺間,太陽逐漸向西。

  高平依舊在奮筆疾書,城內的喊殺聲卻已經逐漸散去,張遼打掃完戰場後來見了高平一面。

  張遼來這裡是為了尋求一些物資上的援助,這一路非常匆忙,將士跟著自己風餐露宿的。如今打贏了,張遼至少要獎勵將士們一頓好的。

  不得不說張遼是找對人了,高顯這麼一個邊陲城鎮能撐得起整個河北的一半財政需求是有道理的。高平只用了一句話就讓將士得到了從江南特色到漠北風情的所有體驗。

  大多數士卒都覺得興奮且新鮮,往日裡他們只知道華夏廣大、物產豐富、各地多有不同,哪曾想吃頓飯就長了這麼多見識。

  以房安寧為首的遼東將士則有些沉悶,他們基本上都來過高顯,對以前高顯有多麼破敗很清楚。如今高顯已經成為了一個繁華的大城,一時間的恍如隔世讓他們有些難以接受。

  不過這些都是好事,張遼在高顯留宿了一晚便啟程回受降城前線去了,對方不止派了一支騎兵,還需要他繼續去清剿。

  高平則差心腹帶著樓班去了鄴城,心腹帶著兩封書信,一封是給王弋的奏章,一封是給郭嘉的信。

  至此,遼東戰事終於告一段落。

  匈奴人徹底失敗了,他們失敗的不僅是遼東之戰,這場戰爭最初的軍事策略也全線崩盤,受降城兩軍將會進入更加漫長的對峙期。

  徐榮面對胡人聯軍的十幾萬軍隊是絕對不會腦殘出擊的,將對方拖在受降城是最好的選擇。他有整個河北做為支撐,想怎麼消耗怎麼消耗。

  聯軍同樣不會坐以待斃,經過多次試探步度根已經確定受降城是塊硬骨頭,防守器械五花八門層出不窮,人數並沒有多大優勢,他也只能耗著,等待自己的幕僚們為自己想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王弋獲得了勝利,然而他真的勝利了嗎?遼西郡最重要的四個城池中的百姓幾乎被屠戮殆盡,長城破損使得整個遼東的士氣都非常低迷,百姓種田時都沒了往日期盼收穫的熱情。

  這一點是王弋現在必須解決的問題,士氣這種東西不一定非要運用在軍隊上,百姓也是有士氣的,並且還非常重要。

  百姓的士氣一低就容易胡思亂想,以胡思亂想就會產生負面想法,若是遭到有心人煽動,往往一個可笑的理由就會醞釀成反叛。

  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國民情緒,可在這個時代就是士氣,畢竟在大多數人眼中,百姓拿起武器就是士兵,士兵經歷幾次戰鬥就是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