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遼東之戰(四)

  如今好了,一場大雨下來,他們連急行軍都做不到了,只能慢慢蛄蛹。

  典韋受不了這種速度,他將部下扔給了範方,自己一人朝土垠的方向大踏步走去。

  安延難以理解典韋這種莽撞的行為,不過還是願意給典韋提供一匹戰馬。

  好在狗騎兔子這種荒唐事沒有發生在典韋身上,他無視了安延的援助。相比於騎上戰馬後六條腿趕路,他更相信自己的雙腳。

  迷霧重重的遼東戰場在這一夜發生了很多事,各路斥候終於發現了烏桓人的計劃,他們攻破肥如、令支、臨渝、海陽四縣,徵發四縣百姓摧毀了保護遼西以及整個幽州的長城屏障。

  破環總是比建造更為輕鬆,如今整個遼西的長城竟然被推倒了一半。

  這種程度的破壞軍事意義並不大,長城畢竟是個建築,漢人能用沒道理胡人用起來就會拉肚子。

  若是入侵中原的話翻過了也就翻過了,根本不需要將其徹底推倒。

  不過這麼做卻有著極強的政治暗示,長城除了防禦作用以外還是一種象徵,千百年來漢人用著極為堅毅的精神鑄就了這道難以逾越的城牆,如果它毀了,漢人的意志也就毀了。

  聽起來似乎很搞笑,可是在這個時代還真就是這樣。百姓們對很多事物都抱著極其強烈的崇拜之心,很多人一邊哭泣一邊毀掉自己的精神信仰。

  反抗?

  站著死和跪著生聽起來是一道選擇題,也僅僅是聽起來。

  不是所有人都能站著死,跪著生的機會同樣很難把握住。

  從土垠和遼東來偵查的斥候們在不同的方向上目睹了這可怕的一幕。

  憤怒、茫然、恐懼……

  無數種不同的情感充斥在他們心頭,他們都不知道該不該反抗,該不該去殺死那些摧毀長城的人,能不能殺死他們!

  斥候們甚至都不清楚自己到底願不願意殺死他們……

  失落大概是所有人心頭共同的情緒,失落的百姓,失落的斥候,失落的將領以及狂喜的胡人……

  就這樣看著,看著……

  雨下了一夜,斥候們也看了一夜,最終卻沒有人願意揮動手中的刀子將破壞長城的胡人殺掉。

  天亮了,斥候們紛紛散去。他們需要向各自的主官彙報看到的情況,請主官們為他們做出本應屬於自己的決定。

  經過了一夜的思想鬥爭,蹋頓還是準備博一把。贏了富貴通天,輸了了不起回去繼續放牛牧馬。

  不過今天是肯定打不了了,泥濘的土地士卒們走過去都費勁,還未攻城說不定就已經累死了。

  就這樣,雙方在城內城外陷入了對峙,對峙整整持續了兩天。

  甘寧每天都要做的事就是站在城頭上罵娘,天氣潮溼點不著雲梯讓他滿腔怨氣。

  更要命的是蹋頓真的很雞賊,害怕被甘寧再次突襲,每天都派很多騎兵日夜巡視大營,片刻都不間斷。

  望著不斷調動兵馬的敵營,甘寧知道這恐怕將是烏桓人最後的一次攻擊,也會是最凌厲的一次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