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弋甄姜 作品

第139章 染血的洛陽(十四)


                 說起來這名女子還真不是外人,和幽冀頗有淵源。因為她複姓諸葛,單名語,正是王弋小書佐諸葛亮的姐姐。

  “沒想到是諸葛書佐的家人,郃冒昧了。”張郃行了一禮,有些奇怪的問:“只是諸葛小姐為何在此地?諸葛家不是在徐州嗎?”

  “將軍有所不知,年前荀別駕從徐州大量遷民來青州,我們家也在徵召之列。”諸葛語回了一禮,有些哀傷的說:“長兄和二弟在外遊學,大姐已經出嫁多年,家中只剩老母幼弟。如今戰亂紛飛,見到大軍一時情難自禁,衝撞了將軍還望海涵。”

  張郃見狀連說不敢,心中卻覺得有些好笑。這個諸葛語不愧是小亮亮的親姐姐麼,聰明是十分聰明,為了見主帥還知道欲擒故縱。只是畢竟有些年幼,經驗欠缺了些,自己這還沒問呢就開始自動露底了。

  不過心裡笑歸笑,既然人家都開口了,那人情一定要做到。張郃讓親兵回營叫上田豫,準備去諸葛家一趟見一見老夫人,看看能不能將他們家送到冀州去。

  如今張郃也不是曾經的耿直少年了,諸葛亮未來的前途是毋庸置疑的,這種人情投資吃獨食可是會得罪人的。

  諸葛語哪知道里面的門道,連忙刻意推辭。然而即便她是官宦人家的小姐,氣勢上也企及不了張郃,被張郃三言兩語就震懾住了。

  田豫是個明白人,帶了幾個大鍋盔和將領們應急用的肉乾便趕了過來,和張郃對視一眼後便讓諸葛語領路,一路來到城外的一間小院兒。

  在路上田豫旁敲側擊的打探了一下,才錯愕的發現諸葛家要比想象中的大很多。雖然不是豪門世家,但也出過太守縣令,不是他和張郃家能比的,窮的只是諸葛亮他們家。

  而且諸葛珪這一支不怎麼受重視,基本上沒沾到諸葛傢什麼光。

  但是諸葛亮的老爹很有本事,大女兒嫁給了龐山民,也就是龐德公的兒子。眼前這個小女兒更厲害,她許的人家雖然沒有龐家名氣那麼大,但可是實打實的龐然巨物。

  中廬蒯氏,南方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

  諸葛語未婚的夫君還是蒯氏中很有影響力的人物,其地位不比蒯良、蒯越差多少,名字叫蒯祺。

  這就更堅定了張郃想要將諸葛夫人接到冀州的心。

  這一家可不得了,如果運作得當,未來荊州說不定能做到和平接收!畢竟張郃和王弋的關係非常好,多少也聽說了小亮亮的背景。

  亮亮已經和黃月英訂婚了,劉表的小老婆又是黃承彥的小姨子。

  王弋曾經和張郃說過,如果蔡氏誕下子嗣,等劉表死後荊州必亂。

  劉表什麼時候死不清楚,但死之前想必應該足夠他們打到荊州邊上了,這就是機會!

  相比於張郃對荊州的垂涎,田豫對袁紹更感興趣一些。

  準確的來說應該是荀衍,現在田豫真的想不明白荀衍去年將青州遺留下來的百姓驅趕到濮陽到底是在幫袁紹還是在害袁紹了。

  從徐州調集百姓來青州耕種確實能快速恢復生產,那些青州遺民也確實給王弋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因為那麼裡面有很多都是流寇,無視律法的存在。

  可這麼做實在是太蠢了,要是在太平年月還好,問題現在是動亂時期啊,百姓分散就意味著徵兵困難,就守不住地盤。這種恢復耕種有什麼意義?

  田豫不懂,田豫做過父母官,清楚遷徙百姓有多大的損耗,他感覺這麼做得不償失。

  不過眼瞅著就要到地方了,田豫準備回去之後找個明白人問問,還是將眼前的正事處理乾淨要緊。

  諸葛夫人對女兒領回來一隊士卒非常戒備,沉聲詢問:“諸位將軍,我們都是在冊的良民。若諸位將軍想要徵集些糧草,那恐怕要讓諸位失望了,老身這裡只有孤兒寡母。”

  張郃聞言趕緊解釋:“老夫人誤會了,我們和小姐回來……”

  話還沒說完,諸葛夫人的誤會更深了,一把將女兒拉到身後,厲聲說道:“將軍,我女兒已經許了人家!將軍年少有為,何苦來我們這貧賤人家尋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