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弋甄姜 作品

第123章 冀州進行時(四)

  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在炸藥包被投石機扔出去後,引信不能在高速移動中被風吹滅了,不然讓別人研究明白王弋該睡不著覺了。

  這個還算好,用火油侵泡布條倒也是能解決。

  麻煩的是時間的把控,太長不能保證落地後立即就炸,太短還沒扔出去就炸了。

  逼得王弋都打算將少量火藥綁在羽箭上當震爆彈用了。

  這件事王弋交給了張白騎負責後續,倒不是因為多信任,那些造火藥的術士只有張白騎能製得住,術士裡面高人也有,能看破幻術的只有張白騎。

  由於有些異想天開,王弋在武器開發上受阻頗多,沒有技術積累想要從無到有將某種東西武器化簡直就是痴人說夢,這條路註定是漫長且沒有盡頭的。

  當然他也不是諸事不順,手下工匠終於給他找到了能成為他想要的弓弦。

  太史慈在幽州已經訓練兩年了!現在才找到能作為量產弓弦的東西,王弋哭的心都要有了。

  因為太史慈訓練的部隊不是一般的弓箭手部隊,王弋準備給那些人裝備英格蘭長弓。

  熱武器王弋確實不怎麼懂,但說到冷兵器那王弋可就笑嘻嘻了。

  作為陣地戰使用弓弩的巔峰之作,英格蘭長弓不論射程、射速還是威力都當之無愧。

  唯一麻煩的就是這東西想要熟練使用必須經過大量訓練,要不然根本玩兒不轉。

  王弋曾經親自試過,他算是這個時代箭術上的絕對天才了,一分鐘不過射出了十箭,太史慈用上氣也不過十二箭。

  但太史慈卻對這種長弓愛不釋手,原因無他,射程太遠了。

  輕箭一百步,重箭七八十步,射速還非常快,壓制力簡直無敵。

  王弋給了太史慈五年時間,讓他訓練出一萬五到兩萬長弓手,太史慈也是一口答應。

  原本王弋以為最大的困難就是時間,好在他現在也不是很想打仗。

  誰能想到最大的麻煩居然是沒有辦法量產的弓弦!

  若是按照王弋給的樣本,用獸筋做弓弦,普通人根本拉不動。

  王弋記得英格蘭長弓的弓弦用的是big麻,但任何有關成癮的東西王弋絕對不會讓其出現在中國這片大地上。

  最終還是工匠們在高顯的胡人那裡找到了亞麻才得以解決這個問題。

  別說王弋要哭,就連太史慈都要哭了。再不給他裝備,那些訓練用的長弓真的要挺不住了。

  張白騎的到來讓王弋想起了武器開發上的這些糟心事。

  當然,有糟心必定有開心,後勤方面的發展就很好,馬均造出了小推車,吳泉也弄出了適合當作軍糧的炒麵和巨型大鍋盔。

  炒麵這東西喜歡的人不多,儘管王弋往裡面加了豬油和食鹽,但漢朝講究的是粒食,麵糊糊沒人喜歡。

  鍋盔卻得到了一致好評,原因無他,這東西關鍵時刻可以擋箭,當鈍器也能砸死人……

  想到這裡王弋一陣苦笑,他對這些人的腦回路算是服了,前後綁兩個大鍋盔當鎧甲嗎?

  掃去腦中這些胡思亂想,王弋開始思索對付袁紹的策略。

  不僅僅是袁紹,王弋還同時還希望袁術趕緊稱帝,希望袁術能幫他吸引火力,讓他悶聲發財就好。

  “來人,將簡憲和招來。”王弋思索片刻有了對策,準備和簡雍商討一下。

  文書院離城主府並不遠,簡雍很快便來到了王弋面前。

  “主公。”簡雍行了一禮問道:“不知喚雍來有何吩咐?”

  王弋沉聲問道:“憲和啊,你可知郭圖最近如何?”

  “郭圖郭公則?”簡雍有些意外,不知道王弋問那傢伙做什麼,不過還是如實回答:“郭圖自去了徐州之後過得並不如意,雖然有著四大謀士的頭銜,但袁紹卻不怎麼向他問計。內政袁紹更依賴逄紀,外戰袁紹更信任荀衍。”

  “這是為何?”王弋有些奇怪,郭圖是在袁紹那裡應該是老資歷了,按理說比荀衍的資歷還老,智商也不差,不應該這樣啊。

  簡雍卻古怪的回答:“主公,自王芬敗於主公後,那郭圖便去投了袁紹。不過他和袁紹的愛將顏良文丑關係不睦,兩人時常說郭圖的壞話。”

  “確定嗎?”王弋眼前一亮,趕忙問道:“情報來源準確嗎?不是說袁紹那裡想要安插探子十分不容易嗎?”

  “回稟主公。”簡雍行了一禮,有些心虛的說道:“這些事都是最近才知道的,濮陽之戰時張將軍不是抓住了蔣義渠嗎?我們……用了點手段……”

  果然,王弋立刻毛了,緊張的問:“你們幹什麼了?那個蔣義渠才能相當不錯,別被你們給玩兒壞了!我還想將他招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