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盧植之死

  “既然如此,不如讓子龍招募一些騎兵先訓練一下?”荀彧想了想便答應下來,他覺得王弋相人挺厲害的。

  “就這麼辦。”王弋對趙雲說道:“馬咱們有的是,你可以自行招募騎兵,人數……暫時別超過一千吧,我們現在養不起那麼多。”

  其實王弋還有一個人選,那就是護烏桓校尉徐榮。可這傢伙實在是太硬了,王弋幾次派人前去勸說都沒用,徐榮只接受洛陽下達的軍令。

  趙雲是不想任職的,師傅讓他做個護衛,現在王弋又是個反賊,和他的價值觀有衝突。

  雖然趙雲也知道王弋被逼反的內幕,可作為漢臣反叛這種事太不應該了。

  迷茫的趙雲選擇相信王弋,他將自己難處講給了王弋。王弋沒有為他解惑,而是讓他去找了荀彧,荀彧曾經也面臨著和趙雲一樣的問題,卻在去了一趟高顯後得以解決。王弋有的是詭變能說服趙雲,但他不想辜負了趙雲對他這份信任。

  荀彧聽完趙雲的問題對他說:“我和叔父爭論了很久,最終卻被一個胡人說服了。那個胡人告訴我如果主公不來幽州,他現在正在搶掠幽州的百姓。那樣的生活他經歷過,大漢的子民活不過他們部族的劫掠,而他們部族依舊要為如何過冬不死人而殫精竭慮。這就是我的理由,漢,或許不應該只是個朝代。”

  趙雲沒有被完全說服,他打算自己去看看。這些年一直在山上和師傅學槍,他也不知道外面到底是什麼情況。正好家鄉常山離幽州不遠,招募些子弟兵更容易領導。

  於是趙雲答應了王弋為官的要求,前提是同意他回常山招兵。

  有同樣要求的還有樂進,樂進提出回老家陽平郡招些人來。幽州這地方雖然冷了一些,可地方大呀,能耕種的土地也多,王弋收的稅還少,這麼好的事沒道理不讓鄉親們一起享受。

  王弋答應了,但是囑咐二人動作一定要快,募兵加上訓練需要的時間不短。

  趙雲點頭答應,他只想看看鄉親們過得如何,樂進眼中卻閃爍著詭異的光芒,他準備偷偷嚇王弋一跳。

  不提王弋這邊,朝廷對王弋有想法的人不多,除了何家以外就連公孫瓚都沒什麼想法。

  開始的時候公孫瓚確實很想在用兵上會一會自己這個師弟,可王弋給他寫了封信告訴他,他的家小已經送到老師盧植那裡了,想要分生死無需顧慮,儘管出招便是。

  這反而讓公孫瓚放棄了攻打王弋的念頭,別以為他是感恩,他就是這樣的人,用不了多久就會忘記其他人的好。

  不過王弋也不在乎,他只是為了拖延朝廷出兵的時間,付出公孫家一家老小不虧,還能賺個好名聲。

  朝廷現在主要的矛盾在於董卓的野心已經不藏了,他就是想控制懦弱的劉辯,完成自己的野心。

  董卓最大的依仗來源於手下十幾萬西涼兵。可朝廷也有兵,何進控制著北軍,袁紹控制著一部分西園軍和禁軍。

  這幾個勢力肯定不能在洛陽打一架來分出勝負,萬一劉辯再有個好歹那就完了,誰都別想好。

  所以這些人成天拉攏朝廷官員,在朝堂上吵個不停。巧的是出任錄尚書事的三個人正是董卓、何進以及袁隗。

  現在的朝堂可比三國熱鬧多了。

  董卓藉著袁氏故吏的身份和十萬大軍拉攏以前的同僚。

  袁家在儘可能的幫助何進對抗董卓,同時袁紹對北軍和西園軍都很感興趣。

  何進不僅對董卓不滿,對宦官也不爽很久了,總想找機會幹掉對方。

  何後憑藉何進的地位穩固住了權勢卻和宦官們勾結在一起,盡力壓制著何進的不滿。

  張讓則看上了袁紹手中剩餘的西園軍,處處和他作對,大有不死不休的態度。

  在這種局面下朝堂彷彿是一鍋熱油,達到了一種詭異的平衡,表面風平浪靜,底部卻暗流洶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