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鄭玄


                 如今黨錮已經解除,盧植最先想到的人就是師弟鄭玄。

  面對盧植的邀請,鄭玄欣然接受。

  沒辦法,他家的門檻都快被人踩爛了,什麼人都想邀請他出仕。

  王弋也終於見到了這個他一直想要爭取的大教育家。

  鄭玄看了看王弋那張註釋了標點的紙後陷入了沉思。

  他和盧植不同,盧植的教育方針就是散養。

  在涿郡的時候盧植就帶著自己的弟子滿郡跑,隨便找個山頭就開始講課,弟子不明白的地方問了他就回答,不問他也不說。

  鄭玄一生教導了數千名弟子,很清楚寓教於悅、因材施教這一套。

  於是鄭玄思考完畢之後笑眯眯的問王弋:“小子,你為什麼要弄出這麼一套東西?”

  “因為有很多書籍我看不懂。”

  王弋回答的相當誠懇:“在盧師這裡我讀了很多書,大多數都看不懂,很多東西都是要靠猜的。”

  “猜,不好嗎?”鄭玄也不著急,似乎在考校王弋。

  王弋搖搖頭:“不好,我的資質如何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我當不了盧師那樣的大儒,我也不配去猜先賢的想法,我只想知道先賢說的那些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哈哈哈哈……”

  鄭玄聞言大笑,對盧植說道:“子幹,你在收徒方面可是超過我了啊。”

  盧植也笑著說:“哪裡哪裡,小聰明罷了。文采拙劣,做個文章比要他命都難。”

  “不不不!這可不是小聰明,這是真聰明。”

  鄭玄看著王弋意有所指的說:“武略我不懂,文采嘛,這小子的水平還不如我家的下人。不過這些都是次要的,這小子是個聰明人,聰明人總會知道別人想要什麼。”

  王弋聽到這話差點給跪了,他不知道鄭玄是不是真的看穿了他,但這確實是他目前的行事準則。

  一直以來王弋都是遵循“欲要取之必先予之”這個準則,通過自己知道的後世知識讓其他人先獲利,然後他再從對方身上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王弋站在一旁不言不語,可袖袍裡的手都在抖,鄭玄這種直擊本質的思考方式實在是太嚇人了,要是從其他事中推斷,不難猜出王弋最終想要做什麼。

  “不錯,不錯。”

  鄭玄看到王弋那有些緊張的神色後,似乎也不再想去調戲他了,而是對盧植說道:“這個標點的想法很不錯,甚至可以用於先賢的言論中。這小子說的很對,不是所有人都有我們的本事,那些人也不可能達到我們這種高度。讓他們快速理解正確的道理,不做惡事,就是我們教導有功了。不過我們還是要在找些人討論一下,小子,你有什麼人推薦嗎?”

  怎麼又扯到自己身上了?

  王弋不動聲色的看了笑眯眯的鄭玄一眼,知道這老小子絕對看穿了他的想法。可是被人看穿了能怎麼辦?放棄計劃嗎?

  放棄是不能放棄的,於是王弋硬著頭皮說:“聽聞蔡邕蔡先生也是海內大儒,如今居住在吳會……”

  “蔡伯喈嗎?不錯,不錯。”

  鄭玄點點頭,對盧植說道:“子幹,你寫信給伯喈讓他回來吧,實在不行大家給他湊點錢,老在吳會待著幹什麼?順便再聯繫一下翁叔、文舉、子魚、景升他們。我寫信看看能不能讓管幼安過來一趟。”

  盧植開始還沒覺得什麼,聽到最後一個名字的時候臉一黑:“你讓我找子魚,你又寫信給幼安,打起來你拉架嗎?”

  “哼!”

  鄭玄冷哼一聲,撇撇嘴說:“一個隱世隱的腦子都不靈光了,一個就是喜歡做官而已。兩人本來性格就不和,有什麼好打的?敢鬧事老夫打死他們倆!”

  王弋一陣惡寒,心道漢朝這幫文人果然是猛,難怪那麼多士子都能做將官,說不服你就打服你,這誰受得了啊……

  盧植似乎習以為常,寫信找人去了。鄭玄更是個實幹家,已經去書房開始嘗試用標點進行註釋。

  王弋一個人傻傻站在庭院,心想誰來管管他……

  接下來一段時間盧植府上很熱鬧,院內燈火通明,往來賓客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