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呂強

  王弋沒有猶豫:“如果大漢還有救,我會盡力的。”

  呂強臉上閃過一絲欣慰,沉聲問道:“既然你會盡力,那你說說現在該怎麼救吧?我相信你是有辦法的。”

  這回王弋沉默了,他確實有辦法,但這個辦法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呂強看到王弋的神色,起身來到王弋面前,將手中長劍一丟,噗通一下跪在王弋面前。

  王弋見狀趕緊起身想要扶起呂強,卻被呂強一把推開。

  “王校尉,救救大漢,救救你姑姑心心念唸的大漢吧……”呂強熱淚盈眶,他永遠忘不了王美人臨死前對他的囑託,永遠忘不了那張痛苦卻欣慰的面容。

  “唉……”

  王弋嘆了口氣,閃身坐到一邊,緩緩說道:“我有上中下三策,但哪一策都不是什麼好計策。”

  呂強神情一振,急忙說道:“王校尉請說!”

  “上策是陛下下令抓捕張角就地正法,再派軍隊圍剿亂賊。這是解決眼下危機的最好辦法,但也只能解決眼下的危機,袁家不會有任何損傷。

  中策是藉著黨錮的名義徹底除掉袁家,可這勢必會引起天下士人的反彈,對朝廷威望極為不利。不過這個計策是目前最好的辦法,袁家現在沒有軍隊,不擔心他們的反抗。世人總是善忘的,過個幾十年袁家只會成為歷史的塵埃。

  下策……唉……下策是找人上書解除黨錮,到時士人就不會再以袁家為尊,各種世家層出不窮,總會有人嫉妒袁家的地位。在聲望上這個計策對朝廷影響最小,可是結合眼下的局勢天下必然會大亂,而且上書解除黨錮的人必死無疑。”

  王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實上中下三策結合起來使用就能解決目前大漢的一切問題,但現在的大漢實在是太孱弱了,任何一個計策的代價都是傷筋動骨。

  呂強聽罷對王弋讚歎不已,雙目中滿是欣賞之色。

  可惜這麼好的計策他卻沒有選擇的餘地,上中雖好他也只能選擇下策,因為他不得勢……

  呂強對著王弋一叩首,嘴裡說道:“王校尉,皇子協就託付給您了,若……若真有那麼一天,希望您善待他。”

  “呂常侍,您不必如此。說不定未來會出現轉機……”王弋話說到一半就說不下去了,未來有個屁轉機,這種情況沒有誰能解決大漢眼下的問題。他也知道呂強的處境,清楚他想要做什麼。

  呂強卻哈哈一笑,起身說道:“王校尉不用為我擔心,閹人亦可為大丈夫!”

  呂強走了,似乎是在王弋這裡得到了最終的答案一般,沒有任何猶豫,不帶一絲牽掛,只留下王弋一人癱坐在地上。

  王弋理解呂強,他真的理解呂強。

  士就是這個樣子的,在一千年之後的大明,有一位士人喊出了: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義死節,就在今日!

  大明那時候才多少年,之前還被元朝霍霍成那個樣子,更何況養了四百年士的大漢呢?

  只是王弋想不明白,為什麼這樣的人都是一群邊緣人物?如果呂強有張讓的權勢,他願意拼盡全力去拯救大漢,那樣的大漢值得。

  可如今的大漢是個什麼模樣?風雨飄搖,殘破不堪!

  就因為出了個不靠譜的皇帝,即便有志者再努力挽救,終究也是無力迴天。他劉宏就不配!

  王弋想到了另一個人,一個三國時期的名人——荀彧。

  荀彧也是這樣的士,他也是這樣的一個邊緣人物,耗盡了一身才華試圖拯救大漢,可惜最後曹操卻背叛了他。

  荀彧不過也是個小人物而已,只是荀家佈局中的一顆棋子,即便才華橫溢,也左右不了局勢,最終以一個空食盒收場。

  這也是王弋不太喜歡曹操的原因,或許他真的沒想顛覆大漢,可他的做法和顛覆了大漢有什麼區別?只是保全了自己的名聲,讓後輩得到了實惠,大漢最後還是亡在他曹家手裡。

  想當偽君子就再虛偽些,就像劉備那樣,用先輩的身份直接將自己定義成正統。

  想當真小人就再純粹些,就像孫權那樣,血統都是狗屁,有了地盤有了實力我就是皇帝。

  王弋從未有過如這一刻一般想讓一個人活下來,他不希望呂強死,呂強不該死,他應該活下來為天下百姓做些什麼,而不是死在那可笑的政爭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