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合成營到北宋 作品

第691章 籌備會6


                 與趙桓的慌亂頹喪不同,殿內文武官員除了李若水以外,其他人居然表現出莫名的淡定。

  大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局外人既視感。

  去大洋洲置州設府只是朝廷遷都換國的遮羞布,政事堂的相公們心裡明鏡似的,只是誰也不會傻到自己去掀開而已。

  而趙桓以及趙宋皇族自然也不會主動提出來,一則遷都換國涉及到巨大的政治經濟利益讓渡,不是心一橫就可以放棄的。

  二則皇家的尊嚴讓趙桓也抹不下面子。

  即便是已經退位的太上皇趙佶也委決不下,那畢竟是幾千裡的錦繡河山啊!

  選擇需要勇氣,放棄需要智慧!

  六部以下的官員官微言輕,自然也不會去觸這黴頭,為朝廷挑開那層遮羞布。

  有些年輕的官員已經開始找後路了,近段時間,主動向蔡迢諮詢到政治學院進修的人在增加。

  蔡迢明言,只要有地方實際執政經驗,而且歷年吏部考評官聲不錯的官員,政治學院都不會拒絕。

  皇城外傳來排山倒海的吼聲,讓李若水也不知所措,他就是一個骨頭特硬的嘴炮腐儒,說起君臣大義,禮儀綱常便滔滔不絕。

  若遇到具體問題,胸中實無一策,聽到趙桓問計,便不自覺的順著趙桓的視線,將目光投向呂好問,目光彷彿化為無聲的語言:老呂,你身為宰相,你看怎麼辦?

  呂好問被看的尷尬莫名,不得不上前一步,拱手道:

  “官家,當前情狀,不可等閒視之啊!”

  “嗯,呂卿,你快說說……”趙桓感覺終於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臣以為,李若水李大人公忠體國,正氣充沛,辯才便捷可為朝廷對話使者,出宣德門與叩闕者對話!”

  呂好問躬身,目視大殿地上的金磚,鄭重其事地說道。

  “那……對話章程……?”趙桓茫然問道,他害怕退位還政成為對話議題。

  “官家,既是對話,當先明晰彼等目的,待朝廷商討後再回復!”

  呂好問明面上是敷衍那些各界代表,實際上是想讓李若水直接面對各界代表,以便示威者無障礙地給趙桓及反對派施加壓力。

  李若水面色潮紅,用幾欲殺人的眼神盯著呂好問,心裡大罵,呂好問,某彼其娘之(草泥馬的意思)!

  城外那些人哪裡是叩闕陳情者,根本就是示威者,一個應對不好,被幾萬人的唾沫噴死都是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