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合成營到北宋 作品

第363章 配婚


                 行政團隊的到來,讓肖文濤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揚州城相當於和平解放,城內幾乎沒有任何戰爭的痕跡,政權的接收非常順利,貴族和兩班被清理一空,沒有任何勢力干擾和搗亂。

  拓俊京本應列入貴族或兩班之列,但因其早就列入了內應名單,雖未做出貢獻,那也是孫維乾中途變卦所致。

  所以,拓俊京作為貴族卻未受到處罰。

  拓瑾惠進城了,石柱沒有安排她跟其父拓俊京住在一起,而是讓孫維乾安排住進了田伏波的府上。

  貴族和兩班的成年男子(年滿十八歲)被甄別出來送往遼陽,充入遼陽煤鐵複合基地,服苦役或成為產業工人。

  貴族和兩班的適婚女子(年滿十六歲)又按識字和品貌進行甄別,優秀的就是鐵血軍的婚配對象,其餘的就留給治安軍和移民過來的單身男。

  偵察營和先鋒旅一下子熱鬧起來,有意志堅定的,一定要回中原娶妻生兒育女,也有猴急的,哪有那麼多講究,找個漂亮的女人結了婚再說。

  但是,出現了一個問題,鐵血軍指戰員都不願意結婚後在箕子半島定居,要回中州定居。

  為什麼?俺們出征在外,媳婦怎麼生活?一個女人不會種地,不會做生意,怎麼辦?

  只有回中州,安排進廠,有宿舍有食堂,生活不愁,即便懷孕了,也有醫院。

  先鋒旅的指戰員倒是沒有這種要求。

  這個問題迅速反饋回中州總部,總部從善如流,很快批覆,同意在當地結婚,婚期七天,然後總部統一安排飛艇接回中州安置。

  總部的回覆讓偵察營沸騰了,都願意就地結婚,再把妻子送回中州進廠上班。

  肖文濤讓田伏波聯絡大宋商人,把他們的女眷發動起來,幫助鐵血軍甄別和說服貴族兩班的適婚女子。

  拓瑾惠和田靖雯加入了對貴族和兩班女子的說服和甄別工作。

  高麗國中央設國子監,地方設鄉校,即州學和縣學。

  揚州州學是高麗學自大宋的府學縣學教育制度,專門培養科舉考試學子的學校。

  面積較大,設施齊全,教室、食堂、宿舍一應俱全,被鐵血軍用來安置貴族和兩班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