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合成營到北宋 作品

第344章 華夏錢莊

  水田墾荒面積統計出來共計四十七萬畝多點,折彥質一看這數據,跟張達文的要求相距太遠了,河套平原第一期墾荒計劃目標是一千萬畝。

  河套墾荒計劃,與其說是一個墾荒計劃不如說是一個移民計劃,要把河套地區建成一個農牧業商品貿易基地,沒有人是不行的。

  執委會為此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河套地區的交通水利設施由執委會投資興建,因為土地國有,所以執委會給出的政策是:種子優惠(稻種3斤/畝變5斤/畝),建材優惠(水泥出廠價優惠20%),以租代稅,地租返還三年,按實際墾荒面積返還。

  一個月前,執委會由後勤組劉春雲牽頭,開始籌備華夏錢莊,棉花的豐收為紙幣制造提供了條件,工業組抽調化工專業的人員,成立攻關小組,終於用棉花和薴麻以及竹漿纖維製造出了造幣紙。

  同時也研製出了特種印刷油墨,彩色印刷,紙張挺括,圖案清晰,這個時代是無法偽造的。

  通過換算,決定模仿後世的幣制,製造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二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等十種幣值的紙幣,用替代交易的方式滲透到大宋和解放區的流通市場。

  一角當一文,十元當一貫(固定足陌1000文/貫),必須到華夏錢莊兌換,總號設在中州,東京、駱陽、幽州、遼陽、會寧、大同、興慶府、大名府、應天府等城市設立分號,後期會在蘇州、杭州、廣州設立分號。

  華夏幣號稱絕不強制使用,但是要購買海漢商品必須使用華夏幣,沒有華夏幣免談。

  執委會將規定:所有工業區的商品出售和原材料採購統一使用華夏幣,誰敢違規就吊銷營業執照,強制收購其工廠,廠東及相關人員進入黑名單,終生不得進入工業區創業或使用電力。

  解放區和工業區內統一使用華夏幣交易。

  華夏錢莊的發幣原則,是錨定各地的工業區和解放區產值,能生產多少商品就發行多少華夏幣。

  華夏錢莊發誓要把那些保守的棺材攮子埋在地窖的銅錢和白銀都挖出來,海漢商品的吸引力太大了,經營海漢商品獲利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