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合成營到北宋 作品

第226章 強攻


                 早餐後,二營的攻擊行動就開始了,妹勒速圃等人第一次親歷熱兵器的攻城戰,不是大開眼界,而是顛覆認知的親身體驗。

  一大早,勤勞的小型無人機就飛出去執行任務了,傳回的視頻讓唐德勇和曹東胸有成竹,鐵血軍的攻擊方案有點欺負人。

  嵬名宜山想依託有利地形地勢,和大量儲備的擂石滾木和箭矢,給鐵血軍深刻的,血的教訓。

  這種想法無意於螞蟻對大象說,我們將擋住你前進的腳步。

  二營機炮排六門迫擊炮和偵察連半數迫擊炮(三門),被部署在路邊隱蔽處,九門迫擊炮分別對應柳柏塬上的每一個目標,其炮擊諸元早已經被標定,如寨門、正面寨牆、寨牆後擂石滾木堆放地,兵營以及柳柏塬某個地方。

  唐德勇命令二營在山下大張旗鼓地示強,目的是吸引嵬名宜山的注意力,分散嘉寧軍司的駐防兵力,迫使嵬名宜山將主要兵力置於正面防禦。

  這一點無人機傳回的視頻證明是有效的。

  嵬名宜山按照傳統的防禦攻城的模式(思維和行為)進行兵力部署,算不得錯誤,只是適用的對象卻搞錯了。

  歷史上,每一次軍事技術的變革都會引起戰爭理論、戰爭思維模式和戰爭行為模式的深刻改變;否則就會犯刻舟求劍般的思維慣性錯誤,導致慘痛的失敗。

  他根本不知道,唐德勇還有後招,一大早起來,偵察連就不見了。

  偵察連的兵源來自西征軍和戰俘管理營的嚴格挑選,騎兵營每營配置一個機炮排,而偵察營是每連配置一個機炮排,一個連的火力配置絲毫不下於騎兵營,戰鬥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妹勒速圃等人沒見過迫擊炮這種兵器,不知道他是曲射火力,具有隔山打牛的本事,而且是那種灌頂式打擊。

  在妹勒速圃的認知裡,遠程打擊兵器不應該是直射的嗎?

  而且是其直射距離越遠,打擊能力就越強。

  唐德勇在道路兩側建立機槍陣地,佈置了六挺80式重機槍和十五挺56式班用機槍,直接架在略高於胸部的沙袋上,距離寨門三百多米。

  設置機槍陣地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守軍發動騎兵衝擊時有效阻擊和消滅守軍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