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合成營到北宋 作品

第215章 進攻計劃


                 洪州城外的群山,雪已經化盡了,四野一片頹廢的枯黃,今年墒情很好,農民已經在田野裡開始忙碌起來了。

  西征軍一分為二,騎兵一二三個營乘飛艇到了洪州,加上偵察營三連組成西線攻擊部隊,由唐德勇任西線總指揮。

  銀州方向的東線攻擊部隊由騎兵四營五營加偵察營一二連組成,由參謀長親自指揮,這是鐵血軍總部要栽培唐德勇的節奏。

  這是唐德勇首次獨立領軍遂行作戰任務,真正開始獨當一面了。

  作戰室裡,唐德勇將無人機偵察情報遞給方瑞,方瑞將情報信息標註在地圖上,開始圖上作業。

  特種兵都是多面手,圖上作業當然不在話下,旁邊的三個營長和一個連長眼裡都是崇拜和敬服。

  由於受教育程度低,學習這些軍事技能時非常吃力,圖上作業不僅是在圖上丈量與各攻擊點的距離那麼簡單。

  還要根據等高線地圖部署攻擊隊形,火力配置,彈藥糧食的補給週期,隊形展開的面積,攻擊節奏,各攻擊要點的時間預判和設置,後勤保障等等要素。

  西線部隊的進攻目標是龍州、古烏延城、宥州、嘉寧軍司、鹽州,龍州與大宋邊境綏德軍相鄰,就在邊境線上,為防止開戰後西夏軍往大宋逃竄,必須先消除隱患。

  唐德勇決定採取大迂迴策略,三個營兵分三路,中間突擊,兩翼包抄,分別進攻龍州、古烏延城、宥州、嘉寧軍司、鹽州。

  騎兵營一營直接攻擊鹽州,鹽州是西夏的青鹽產地,賦稅重鎮,商賈頗多,進攻時需注意事項較多;

  騎兵二營隨西線指揮部攻擊古烏延城、宥州、嘉寧軍司;

  騎兵三營攻擊龍州、得手後越過長城,向西北長途奔襲三岔口;

  最後所有部隊在鐵門關匯合。

  這次作戰不單是軍事行動,還附帶民政事務,要協助隨軍的政務官員接收新解放區,建立新政權。

  為此中州總部派出了一百五十多人的行政人員,這些人都是大宋的讀書人,大部分是太學學生,經過三個多月的培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現代行政知識,都躍躍欲試,準備在西北大地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