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合成營到北宋 作品

第188章 中州工業區


                 有十幾個契丹漢子喝醉了,還有幾個發酒瘋的,被赤狗兒用冷水潑醒了狠狠地甩了幾巴掌,捂著臉回招待所反省。

  第二天吃完早餐,參觀車隊來到了中州工業區工地。

  中洲工業區位於中州城與基地的東北,地勢較高,靠近黃河,遠離中州郊外地勢低窪,動輒溼地沼澤連片的地理環境。

  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七八萬剛剛轉換成建築工人的大宋廂軍成了工業區建設的主力軍。

  這裡規劃了十五萬畝地,約等於一百平方公里,相當於後世的一個縣城,當然誰也沒有本事一兩年時間把它建成。

  三個多月時間過去了,五十多家工廠的地基已經打好了,沒有水泥鋼筋就用石頭做地基,巨石都是從戰俘勞改採石場買來的,一百多輛解放牌柴油開車可出了大力,大宋的官道質量還可以,足以承載載重五噸的卡車運行。

  現在就等鋼筋水泥出產了,訂單排到了明年,所以工業組壓力很大。

  好在邯鄲鋼鐵廠和水泥廠已經投產了,當然是簡單上馬,預計一個月後鋼筋水泥就能到貨。

  工業組長鄭鴻明陪在徐銳和耶律餘里衍等人身邊,介紹道:

  “兩縱兩橫的道路已經成型,那些建築工人挖掘的壕溝,就是事先規劃好的下水道工程,深二米五到三米,寬一米八到兩米,底部和承重牆體都是用大青磚砌築。”

  徐銳若有所思地說道:“下水道工程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工程啊!”

  “是的,所以我們是規劃於前建設於後。”鄭鴻明接口道:

  “你看,我們將排放生活汙水,排澇通道、自來水管道、電纜通道,煤氣管道的功能融於一體,這個下水道工程一百年後也不會落後。”

  “避免以後市政建設今天挖煤氣管道,填埋好沒過幾天電力公司又來挖開埋設電纜,過幾天又挖開埋設光纜,重複建設既擾民又浪費。”

  “不錯不錯,未雨綢繆!”徐銳想起了後世各地的重複建設,不禁稱讚道。

  “中州工業區目前規劃為兩縱兩橫的四條主幹道,將工業區分割成九塊,就是九個工業園區,西北片為無汙染或輕汙染行業,如職業培訓學校、自來水廠、麵粉廠、米廠、榨油廠、食品廠、酒廠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