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作品

第211章 海參崴人道主義行動(一)

  現代戰爭並非因為使用了更先進而武器而變成神話,現代戰爭只是更有效率執行戰爭本質,究其本源,並沒有與幾千年來戰爭有多大分別。

  很明顯,卡特列夫同志並沒有完全理解這件事。何銳也從這位紅軍高級幹部身上看出了紅軍的問題所在。歷史上中國紅軍在戰爭中完成了何銳提出的所有要求,其完成度遠遠超過了何銳隨口提出的內容。所以,連團級戰鬥都因為缺乏足夠的裝備來實現的紅軍、八路軍,才能在無比艱苦的戰爭中存活下來,並且越戰越強。

  那光輝又坎坷的經歷,就是何銳摸索前進的基礎。何銳絕不會讓這些鮮血凝聚的經驗被浪費。

  卡特列夫同志思索片刻,問道:“何銳主席,您知道那些情報麼?”

  何銳有些奇怪,“這些不該是戰場上第一優先達成的目的麼?紅軍俘虜了那麼多白軍,早就該確定了這些情報。即便白衛軍是一個眾多軍頭組成的集團,這些情報也不難獲得。”

  卡特列夫同志遲疑了片刻才答道:“我們得到了不少您提問的情報,但是白衛軍的整編速度超出我們的想象。而且他們的裝備在東北政府的支援下得到了全面強化。”

  何銳對這話中的指責完全不在意,東北政府沒有理由為了蘇俄的利益單方面的奉獻。這話可真的充滿了毛子的風格,單純,野蠻。何銳笑道:“那麼卡特列夫同志是想來詢問白衛軍的裝備情況麼?”

  必須得說,卡特列夫同志還真的不是這麼想的。他前來何銳這裡,目的是想知道何銳是否繼續支持白衛軍。白衛軍的作戰勇猛已經超出了紅軍的想象,更要緊的是,紅軍指揮官想在托洛茨基委員期待的時間內解決戰爭,今年內無論如何都要消滅高爾察克的武裝力量。

  但是以白衛軍到現在表現出來的戰鬥力,紅軍很難完成任務。紅軍內部是有人認為何銳對白衛軍繼續提供了支援。

  何銳見卡特列夫同志不吭聲,也能理解這些紅軍幹部們的困境。在東北司令部的推演中,白衛軍明顯能撐到明年春季之後。因為白衛軍們還有一個期待,就是英法會給與白衛軍海量的物資支援,就如英法給了波蘭軍隊不受限制的武器裝備一樣。

  只要軍隊還有希望,還有足夠的人手,就能堅持下去。這點上,白衛軍與紅軍並沒有什麼分別。

  卡特列夫同志看何銳沒有開口,只能繼續說道:“何銳主席,我們能得到您的彈藥支持麼?”

  “這件事請由莫斯科聯絡東北政府。”何銳直接給了明確的答覆。不管這麼無禮的要求是否出於莫斯科的暗示,或者是前線指揮官的自發行動。何銳都不可能接受。

  消息很快就傳回到了莫斯科。這件事在布爾什維克中央不算什麼,為了勝利,為了蘇維埃政權的存續,更糟糕的事情都發生過,這麼一個小小的套話完全不值一提。

  唯一有價值的,就是何銳深諳組織結構,便是布爾什維克政府也沒辦法讓這個精明的傢伙有絲毫的誤判。何銳絕不會去討好任何人,以求獲得所謂面子上的勝利。

  而面子上的講究,恰恰是滿清政府談判官員們給沙俄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之一。

  列寧同志並沒有因此而對托洛茨基委員的支持者們進行批評,為了蘇俄的利益,任何嘗試都是有價值的。尤其是何銳本人是個出色的政治家,並不會對這些小把戲有什麼介意。

  既然做了這麼多的前期準備,列寧同志也已經做了決定,與何銳這個地方勢力進行一次坦率的談判。雖然布爾什維克政府已經是俄國的政權,與一個地方政權進行談判並不符合外交規矩。

  把何銳作為未來中國的領導者進行談判,就避免了這樣的外交問題。雙方要簽署並非是‘協議’或者‘和約’,而是一個名為備忘錄的文件。在備忘錄中,是有著一個明確的時間。如果何銳能夠按照備忘錄裡面的講述的時間完成,這份備忘錄就會變成‘密約’。如果何銳無法完成,這份備忘錄就只是一份完全沒有必要被人知道的文件。

  何銳其實沒想到這件事居然來的這麼快,當負責接待俄國使者的外事廳周廳長在會議後把蘇俄想與東北政府簽署一個備忘錄的消息告知給何銳,何銳一時不確定要不要周廳長負責此事。

  但何銳最終還是決定讓年輕的同志們負責此事。在談判進行前,何銳給外事廳的同志們開了個會,讓同志們把外交要點講述一番。

  所謂共黨的會多,在何銳這裡就變成了‘學習會多’。每一個會議後都要考試,所以這幫外事廳幹部們的回答十分完善。畢竟無法通過考試的人,就無法獲得公務員資格。

  見到大家的回答沒問題,何銳問道:“談判操演進行了幾次?”

  周廳長立刻答道:“完成了三次。”

  “給我演示一下。”何銳提出了要求。

  外事廳人員立刻分組開始了演示。何銳看完,覺得裡面細節有些問題,便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何負責演示的同志們這麼咄咄逼人?”

  周廳長立刻答道:“報告主席,我們覺得俄國人還是看不起我們中國。這次談判中,我們懷疑蘇俄代表會和咱們糾結很多事,以獲得最大利益。”

  “……好吧。那就以比較溫和的方式再演習一次。”何銳也沒辦法做出反駁。滿清與民國的最大問題就是不懂國際政治,所以被一群外國的外交使團騙的一愣一愣的。

  其實各國派到中國的外交使團都只是一群階級不高的文官,完全不用把他們真的當回事。如果是想搞這幫人,就用外交禮儀,以及外交規矩直接挑刺。如果想讓這幫外交人員身敗名裂,更簡單了。直接給外國的外交部發文,對這幫外交官員們的能力提出質疑,公開表示這些外交人員根本沒有能力完成外交使命,而且對於政治判斷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