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 作品

第五百三十四章 ‘家裡’的討論(中)

  楊承宗則在被錢皋韻拉住後便停止了掙扎,整個人的胸口劇烈的起伏著。

  同時他唯一具備視力的左眼所注視的方向,也從電源連通器換成了......

  玻璃內的主氣體擴散器。

  毫無疑問。

  顯像屏的示數遠遠低於他們此前的計算預期,因此整個核驗已經失敗了。

  而此前硝酸鈾到六氟化鈾的製備過程不存在任何問題,那麼出異常的環節顯然只剩下.....

  位於氣體擴散器內、由楊承宗他們研製出的擴散分離膜。

  或者準確點說。

  也只有擴散分離膜出了問題,才有可能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

  事實上。

  意識到這點的並不僅僅楊承宗一人。

  畢竟今天在場的這些人幾乎全是相關領域的從業者,即便是王介福這個廠長都有不低的工業素養。

  因此一時間。

  眾人的心情都變得極其沉重了起來。

  這可是十幾萬的經費啊.....

  即便如今相對及時的關閉了電源,但算上消耗的電力以及其他物力投入,近十萬成本肯定是沒跑的。

  更關鍵的是.....

  這次擴散分離膜的核驗失敗,將會直接影響到核武器研發的進度——而且還不是一般概念的“進度”。

  不誇張的說。

  這次失敗甚至可能引發上頭在鈾235和鈈239之間的二次討論,甚至動搖某些資源的分配!

  不過錢皋韻終究是見過大場面的人物,豐富的閱歷令他在此時還是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冷靜。

  只見他先是看了眼楊承宗。

  感覺對方不會再做出什麼失態行為後便鬆開了手,面色鄭重的對他道:

  “承宗同志,你冷靜下來了嗎?如果冷靜好了,我有些話想和你聊聊。”

  楊承宗沉默片刻,輕輕點了點頭。

  錢皋韻見狀,心頭不由隱隱一鬆。

  他最擔心楊承宗在這時候還在自我封閉,那樣後續的很多事情就很難處理了。

  畢竟楊承宗是分離膜這塊的頂尖專家,現場所有人在分離膜領域的能力加起來恐怕都比不上楊承宗一人。

  隨後錢皋韻深吸一口氣,認真說道:

  “首先一點,承宗同志,我不會安慰你說什麼這事情和你無關,更不會代替組織表示不會對你追責。”

  “但是在劃分責任之前,還有一件事更重要,那就是先要找出這次核驗失敗的原因。”

  “畢竟.......”

  說到這裡。

  錢皋韻的語氣頓了頓,方才繼續道:

  “你沒感覺這次的失敗.....太過異常了嗎?”

  聽到錢皋韻的這番話,一直低著頭的楊承宗頓時一愣。

  過了片刻。

  他的童孔輕輕一縮,呼吸頻率又加快了幾分。

  剛才他的全部心力都放在了實驗失敗這個“結果”上,以至於忽略了另一個情況。

  那就是.......

  這次實驗失敗的也太過徹底了吧?

  要知道。

  上頭敢拿出這麼一大筆經費來做如此高聯動的實驗,顯然不可能只聽自己或者其他誰誰誰的一面之詞。

  上頭必然做過詳細的樣品和流程分析,覺得有一定成功率了才會組織這次核驗。

  即便濃縮鈾的程度達不到最低的41.4%,也應該有個百分之二十幾,十幾甚至百分之七八。

  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會低到1%才是。

  這就好比兩支實力看起來相差不大的古代軍隊對壘,戰前分析a的勝面比較大,但戰果多半是險勝。

  比如說自損60%全滅敵軍啥的。

  哪怕是比較樂觀的判斷,自損估計也要有個30%或者40%。

  結果兩軍正式開戰的時候,a軍以自身陣亡1%的代價全滅了b軍。

  那麼這場戰鬥顯然就有大問題了。

  至少常規的士氣、佈陣之類的理由很難解釋的通,得有個高達還差不多。

  眼下這次實驗也是同理。

  畢竟這次氣體擴散器裡頭的乙種擴散膜可不是一片兩片,而是足足有四千多片。

  哪怕是其中半數出問題,最終的鈾濃縮數值也不可能會是1%。

  除非.....

  這4000多塊乙種擴散膜全都出了異常!

  “可是這不可能啊.......”

  想到這裡。

  楊承宗不由再次皺起了眉頭,對錢皋韻說道:

  “錢主任,如果說是4000多塊的擴散膜都不能用,那麼一定是構型解剖上出了問題。”

  “但我們的乙種擴散膜可是從毛熊那套數位器設備上破譯出的結構,每次復壓到數位器的時候終顯板面都顯示正常。”

  “更別說我們還和毛熊遺留下的那十六片舊樣進行過對比,也不存在任何.....等等!”

  說著說著。

  楊承宗忽然想到了什麼。

  只見快步走到了某個抽屜邊,從中抽出了一張類似後世內存條模樣的硬質薄膜。

  隨後他將這張薄膜拿到了另一臺類似魚躍5升製氧機的設備旁,將薄膜夾在了一個凹槽上,自顧自的開始研究了起來。

  錢皋韻見狀不由與王介福對視一眼,帶著其餘人員來到楊承宗身邊,對他問道:

  “承宗同志,你這是.......”

  楊承宗的左眼死死盯著位數板,腦袋一動不動,右手則在空氣裡晃了兩下,示意不要打攪他。

  見此情形。

  錢皋韻哪能猜不出楊承宗發現了某些問題?

  於是他便也朝眾人做了個噓的手勢,將王介福輕輕拉到了一旁,指著設備低聲問道:

  “王廠長,那是什麼儀器?”

  王介福看了眼楊承宗面前的設備,同樣低聲解釋道:

  “錢主任,這是毛熊專家留下的金屬數位器,主要用來檢測氣體交換膜的結構。”

  “整個設備中錄入了擴散膜的各種參數,其中很多微尺度的工藝都超過了我們現有的製備能力,所以算是國內僅有的一臺孤本。”

  “只要把擴散膜樣本夾在凹槽上,通過幾種金屬粉末的協助分析,數位器就可以顯示出擴散膜是否符合要求。”

  王介福所說的微尺度實際上就是納米層級的技術,這領域實際上大量存在於工業界和自然界。

  比如說1954年埃弗裡特所作的雙縫干涉實驗,縫隙就是標準的納米級。

  只是眼下這個時期即便是國際上都還沒有對這個尺度有詳細的認知,因此只能以【微尺度】這個概念進行稱呼。

  隨後錢皋韻想了想,對王介福問道:

  “王廠長,這臺設備毛熊專家走的時候沒有帶回毛熊嗎?”

  王介福搖了搖頭,解釋道:

  “這是我們和毛熊購買的設備——你沒聽錯,是購買,不是援助。”

  “所以毛熊專家自然沒法把它帶走,不過離開的時候他們燒掉了操作手冊,整臺設備花了老楊他們半年多的時間方才破譯出來。”

  錢皋韻這才若有所思的哦了一聲:

  “原來如此......”

  他記得剛才在實驗前楊承宗也說過數位器破譯的事兒,還提到過毛熊的設備經常會出些小毛病,顯然指的就是這臺儀器了。

  而就在王介福與錢皋韻低語的同時。

  楊承宗操作的數位器上也顯示出了某些參數:

  “11500gpd.....”

  “400ft2.......”

  “隔網28mil.....”

  過了片刻。

  楊承宗的眉頭愈發緊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