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 作品

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件懸案的告破


                 實話實說。塏

  今天翁同大腦宕機的次數,比過去十年加起來的都還要多出一大截。

  而在今天宕機的所有事件中,又以眼下這個消息最為令翁同詫異。

  畢竟那可是.....

  金絲楠木啊。

  眾所周知。

  木頭...或者說木材,是華夏古代文明中佔有篇幅最大的幾個詞彙之一。

  從普通的柴火到傢俱、建築、棺材....可以說古代人民從出生到死亡都無法脫離與木材的交集。塏

  而在眾多木材中,又以楠木、樟木、梓木和椆木為貴。

  因此這四種木材,也被稱為華夏古代四大名木。

  同時這四大名木的內部依舊也有著位次之分,其中被冠以其首的便是......

  楠木。

  謝在杭在《五雜俎》中有記載:

  「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窮谷不知年歲,百丈之幹,半埋沙土,故截以為棺,謂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紋理,堅如鐵石。試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經數宿啟之,色不變也。」

  而金絲楠木呢。塏

  又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種品類。

  金絲楠木擁有著金色的木纖維,歷來是皇家才能用的木材,有國木之稱。

  它色黃而燦如金絲,精美異常。

  還有淡淡的清香,能夠防蟲耐腐,埋在地下可數千年不腐爛。

  也就是「水不能浸,蟻不能穴」。

  同時不易變形,很難開裂,觸感冬暖夏涼。

  躺過金絲楠木棺材的同學應該都知道。塏

  屍體在金絲楠木內躺起來很舒服,腰部支撐感很穩,而且復活的時候不容易中暑和感冒。

  總而言之。

  這是一種堪稱完美的木材。

  當然了。

  如此完美的木材也有自己的小脾氣,那就是生長極慢。

  金絲楠木從一棵小苗長成可用之材需要至少兩百年的時間,加之主要集中在四川和貴州等地,古代運輸起來頗為麻煩。

  因此在古代,金絲楠木異常珍貴。塏

  即便是皇帝這種封建時期的頂級存在,死後能有一具金絲楠木做的棺材都算是規格很高了。

  結果沒想到......

  在嘉靖皇帝的地宮之下、這個保存著的《永樂大典》的青銅盒內......

  居然貼附著一層的金絲楠木?

  當然了。

  看到這裡,可能有同學會表示疑問:

  不對吧。塏

  按照此前的測量,這個「青銅盒」的總體積也就150立方米左右——這裡的體積指的是容積。

  扣掉中空用於盛放《永樂大典》的部分。

  金絲楠木內襯的實際體積數值,應該也就幾十立方米左右。

  幾十立方米的體積不能說不大,但和長陵祾恩殿裡的金絲楠木柱相比卻完全是兩個量級,犯得著這麼激動嗎?

  噔噔噔噔。

  日更三萬·闢謠小課堂又開課了。

  長陵祾恩殿確實有一片很有名的楠木大柱,這也算是國內最知名的楠木建築之一了。塏

  長陵指的就是永樂大帝的陵墓,也就是十三陵之首,面積最大的一座陵墓。

  整座長陵從永樂七年開建,到宣德二年完工,前後有18年之久,僅地宮就修了四年。

  其中祭祀永樂帝的地方,就是祾恩殿。

  整座大殿建築在三層漢白玉臺基之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象徵著皇帝的「九五之尊」。

  全殿佔地1956平方米,殿內都是金磚鋪地。

  另外內有六十根最大直徑1.17米、高14.30米的楠木巨柱支承。

  很多營銷號的嘴裡,這些楠木便被冠以了「金絲楠」之稱。塏

  但需要解釋的是.....

  這些柱子只是普通的楠木,而非金絲楠。

  從準確種類上來說。

  這些楠木都屬於標準的無紋細葉楠,算是楠木下屬的一個分類。

  無紋細葉楠的強度很高,但這種木材沒有或者只有少部分紋理,除了皮實外幾乎沒什麼價值——當然,這句話主要針對的是皇家。

  對於古代平民階層來說,無紋細葉楠的價值依舊不菲。

  其實想想也知道。塏

  如果這些楠木都是金絲楠。

  那麼乾隆還有必要在修繕明陵的時候「拆大改小」,費盡腦汁才從整座十三陵中摳出了大大小小几十塊金絲楠給自己做棺材?

  無紋細葉楠和金絲楠就相當於小熊貓之比於大熊貓,除了名字有些相似之外,實際上天差地別。

  類似的謠言還有和楠木大柱同處一殿的金磚。

  古代的金磚又稱細料方磚或「澄漿磚「,是燒自江南蘇州的一種特殊磚石,燒製工藝很複雜。

  它從燒製到完工,前後足足要190天,比廚邦醬油還多一個禮拜。

  因它成品後敲起來有金石之聲,所以古人才叫它「金磚「。塏

  結果在一些營銷號的嘴裡,居然成了長陵大殿鋪的都是金子了。

  而且奇葩的還有大把人信,一個個囔囔著要去偷挖金磚......

  開玩笑。

  這玩意兒要真是金子,還保留的到現在?

  所以一些事情上也不能一味就責怪營銷號無底線,有時候信的人也挺離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