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 作品

第四百四十四章 平地驚雷一聲響,小徐博士雛...咳咳,初登場(上)


                 “.......”

  聽到臺下響起的這道聲音。

  潘院士整個人頓時一愣。

  要知道。

  雖然理論上來說,發佈會現場的任何人都可以打斷臺上的發言。

  但實際上。

  想要在這麼大的一個會場中發出清晰的、足以讓其餘參會者聽清的聲音,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至少單純靠著裸嗓是做不到的。

  也就是打斷者要麼是像鈴木厚人那樣自帶擴音器,要麼就是拿著麥克風。

  而縱觀整個發佈會現場。

  能獨立擁有麥克風的除了場控和潘院士外,就有且只有......

  坐在最前方的五位頂尖大老,也就是:

  楊老、

  特胡夫特、

  彼得·希格斯、

  波利亞科夫、

  以及.....

  愛德華·威騰。

  .......

  只見此時此刻。

  愛德華·威騰正站在座位上,一手拿著麥克風,一手高高舉起做著示意。

  見此情形。

  饒是潘院士參加過眾多學術報告會,也不由有些發愣。

  實際上驚訝的不僅是潘院士。

  愛德華·威騰身邊的希格斯、波利亞科夫甚至楊老,此時都露出了一股略微錯愕的表情。

  換源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老的臉上還帶著一股‘小老弟你幹啥哩’的茫然。

  還有各大直播平臺的彈幕。

  原本在潘院士挨個點艹那些機構負責人的時候,彈幕上要麼就是刷666,要麼就是刷【解氣】或者解氣的諧音梗【腳氣】。

  待潘院士問完話。

  彈幕則變成了【中科院牛批!】或者【華夏萬歲!】之類的誇張彈幕。

  不過在愛德華·威騰出聲後。

  彈幕統一變成了相同的問號:

  【?????】

  畢竟在剛才的實驗直播期間,類似張晗等科院配置的解說嘉賓也都給大家介紹過現場這些大老的情況,觀眾多多少少對他們都有些瞭解。

  愛德華·威騰算是一個對華夏態度還算比較友善的大老,這些年參加過不少國內大學舉辦的會議。

  另外他在慶賀新年的時候也是堅持用的“ewyear“,為此還被一堆棒子網爆過。

  對了,既然提到了春節,這裡再說件事兒。

  目前有許多人認為ewyear和lunarnewyear其實只是字母上的區別,太過在意ewyear有些過於敏感了。

  而事實是什麼呢?

  請各位退出起點,打開手機,找個社交媒體——這時候比較推薦微博,然後輸入“fifa足球遊戲任務”和“大英博物館”這兩組關鍵詞。

  接著你會發現兩個詞條。

  詞條內容是它們已經開始明目張膽的用koreanlunarnewyear來慶祝春節了,大英博物館甚至宣稱這是棒子文化。

  沒錯,就在今天,2023年1月20號,華夏農曆29。

  這就是海對面和棒子齊心協力了八年的成果。

  滲透、蠶食這兩個詞其實從字意上就能看出來,它們在進度上是長線而又緩慢的,目的就是一丁點兒一丁點兒的麻痺對象。

  當許多人覺得“要不要這麼敏感啊”、“農曆本來也沒錯”的時候,春節已經是棒子的形狀了。

  這種做法在政治學上有個標準術語,叫做渲染推進,下一步就是把它變成棒子的文化歷史。

  好了,言歸正傳。

  總而言之。

  愛德華·威騰這人你說他多喜歡華夏吧那不一定,畢竟他祖上八輩兒都沒一絲華夏血統。

  但至少人家和華夏沒啥深仇大恨,至少不太可能跑出來給中科院拆臺——尤其是眼下這個差不多臨近蓋棺定論的情況下。

  那麼.....

  這個頂尖的物理學大老,又為什麼會跑出來打斷潘院士的話呢?

  帶著這股疑慮。

  潘院士用後槽牙用力咬了咬自己的唇腔,靠著痛感讓自己回過神並且冷靜下來,對威騰道:

  “威騰教授,請問您有什麼問題嗎?”

  由於不是成果發佈相關,潘院士這次便用上了英文。

  畢竟威騰的名聲在外,這種尊重還是可以給給的。

  唔,前提是他別拆臺。

  聽聞此言,臺下威騰的臉上也帶著一絲尷尬,看起來對打斷潘院士的行為多少也有一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