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 作品

第三百一十三章 你和我是一類人(6.2K)


  “.......”

  看著面前一臉篤定的艾維琳,徐雲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天才。

  這是一個很爛大街、但同時也極具辯證色彩的詞彙。

  每個人在不同的定義範圍內,與這個詞的距離也會各有不同。

  說句不自誇的話。

  在常人眼中,徐雲確實稱得上一句天才。

  這輩子就不說了,畢竟開了個掛嘛。

  但即便是他沒有開掛的上輩子,早期的履歷其實也是相當光鮮的。

  上輩子的徐雲雖然沒有考上科大少年班,但高考時也考了個704分。

  那年的閩省還沒有實行全國卷,徐雲記得理科一本線應該是490多分,文科則要低一點。

  704比490,這個成績說句學霸還是勉勉強強當得起的。

  但如果將定義域擴大,從常人的認知換成科研圈,徐雲就不一定算是天才了。

  例如他畢業後進入的成飛,也就是搞出十爺的單位,其中不乏真正的‘神童’。

  例如有人27歲就能夠獨領一個項目組,有人26歲就能以一作發nature的子刊——還不是natureCommunication那種灌水聖地。

  甚至徐雲還認識幾個28、29歲的正研究員:

  研究員這職稱和教授是平級的,屬於正高概念,也就是相當於三十歲不到就當上了正教授。

  和這些人相比,徐雲真的只能算是普通人。

  一個時代的才俊圈尚且如此,就更別提人類歷史長河中的巔峰天才了。

  從十萬年前起,地球上出現的人類總數大約是1400-1700億左右。

  在這茫茫多的基數中,才誕生出了聊聊無幾的巔峰天才。

  如阿基米德,如孔老二,如老蘇,如小牛小麥......

  而艾維琳所說的“天才”,指的顯然就是這一檔。

  但只有徐雲自己才知道,他與這些天才之間,差了不知道多少個眾所周同學。

  至少在憑自身努力取得足以載入史冊的成果之前,徐雲不認為自己有資格去和那些大佬並列。

  這也是對先賢的不尊重。

  甚至以他的眼光看來。

  艾維琳其實才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這姑娘在如今這種年代能夠考上劍橋,同時還獨立計算出了斐波那契數列中完全平方項的問題:

  雖然根據草稿所示,小牛在生前已經給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但小牛利用的是自創的邏輯判定方式,艾維琳則是靠著歐拉創造的數學體系,二者幾乎沒有什麼交互性。

  如此成就,焉能不說是天才?

  奈何‘穿越者’這種事兒徐雲沒法向艾維琳去詳細解釋,因此面對艾維琳的質問,他只能繼續保持默然。

  而他的沉默落入艾維琳眼中,便被理解成了......

  默認。

  於是這個一直很恬靜的姑娘臉上,忽然湧起了一股飛揚的神采,瞳孔都連帶著明亮了幾分:

  “羅峰,你藉著肥魚先生名頭拿出的這些實驗方案,有多少是由你自己設計出來的?”

  接著不等徐雲回答,這姑娘便掰持著手指算了起來:

  “光伏效應肯定沒跑了......那麼光電效應多半也是你發現的.....”

  “蕭炎管或許確實是肥魚先生的成果,但陰極射線的思路和剛才的模週期數列幾乎一致,所以應該也是出自你手......”

  “停停停!”

  眼瞅著這姑娘開始一層層的扒皮,徐雲額頭上唰的一下就冒出了一排冷汗:

  “艾維琳同學,咱們還是聊點別的吧,比如說今晚曼聯會輸幾個.......”

  艾維琳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直到把徐雲看的有些發憷了,才輕輕點了點頭:

  “行。”

  徐雲這才鬆了口氣。

  果然無論是哪個時空,理科妹子都不好惹哇.......

  隨後艾維琳和徐雲又重新坐回了長椅上,這姑娘先是認真的將手稿收回原處——畢竟其中一份是小牛的遺物來著。

  隨後她整理了一番裙子的褶皺,對徐雲問道:

  “羅峰,你能和我說一說肥魚先生在分別後去了哪裡嗎?為什麼此後他從未回過英國呢?”

  艾維琳所說的後來,顯然就是指和小牛分開後‘肥魚’的去向。

  徐雲當時完成了新手任務,化作光粒消失在了小牛面前,直接回歸了現實。

  不過在光環的優化中。

  徐雲的結局變成了路遇親戚,在攤位上留下了一封信便不告而別。

  同時徐雲扯皮的尼德蘭萊頓學院也‘補丁’上了肥魚的任職履歷,只是任期很短也沒留下啥人際關係,相當於做了一封虛假的檔案。

  因此肥魚後來究竟去了哪裡,這一直都是個科學史上的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