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 作品

第二百二十九章 人類物理史上排名第三的天才!


  “......”

  看著面前光幕的提示。

  徐雲臉部的肌肉抽動了幾下,心情隱約有些微妙。

  這算是收flag了嗎......

  其實說句實話。

  從當時掌握的情報來看,徐雲的推導思路並沒有太大問題:

  威爾和湯姆遜在報出姓名時光環沒有任何提示,同時湯姆遜又明確表示,自己要去劍橋找一位老教授。

  考慮到主線人物必然和湯姆遜有關,光環似乎也喜歡去發掘一些冷門人物。

  徐雲以此想到了霍普金斯身上,推導過程完全是合情合理的,找不出太大疏漏。

  結果沒想到......

  威爾這個名字其實是個馬甲號,這個蘇格蘭青年的真實身份t

  榮譽學位分成四等,一等最高,四等最低。

  當時學院給小麥的要求是必須拿到其中的一等學位,即firsthonoursdegree。

  整個考試階段持續22天,內容11門。

  其中有3門必考,所有科目的滿分都是100分,即總分1100分。

  一等學位的最低分數線為770分,只要考過的科目裡包括了三門必考並且總分達標,剩下的科目可以放棄不考。

  結果考試期間小麥父親忽然病危,所以歸家心切的小麥,整個考試階段只考了八門課程。

  等達到了一等學位分數線後,他便放棄了剩餘三門考試,直接趕回了愛丁堡。

  小麥八門的成績是793分,第一那位則是11門總837....

  如果小麥把那剩餘三科考完,分數百分百穩穩破千。

  所以這事兒真不算啥黑點.....

  畢業後的1855年,麥克斯韋讀到了大神法拉第的著作《電學實驗研究》。

  他被書中各種各樣的電磁感應實驗所吸引,正式開始研究電磁學。

  從此一發不可收,開啟了自己的掛壁之路。

  1855年。

  麥克斯韋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法拉第的力線》。

  他第一次試圖將數學形式引入法拉第的力線概念,從而初步建立電與磁之間的數學關係。

  這篇文章引起了物理學界的重視,也得到法拉第本人的讚揚。

  1862年。

  麥克斯韋發表了第二篇論文——《論物理學的力線》。

  在這篇論文中。

  他首次提出了“位移電流”和“電磁場”等新概念,對電磁理論給出了更完整的數學表述。

  1864年。

  麥克斯韋發表了第三篇論文——《電磁場的動力學理論》。

  這篇論文中不僅給出了麥克斯韋方程組,還首次提出了“電磁波”的概念。

  後來他還寫出了《電磁通論》這部著作,籌建了劍橋大學的第一所物理學實驗室——卡文迪什實驗室,並且擔任了實驗室的第一任主任。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

  麥克斯韋在他活著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受到符合其身份的尊重。

  恰恰相反。

  當時哪怕是劍橋學院內部,都有很多人認為他走的是歪門邪道。

  當年他進入三一學院時有多光鮮,中年時便有多淒涼。

  因為他的理論實在是太精深複雜,公式過於抽象,很難被大眾理解。

  所以在牛頓力學依舊仍占主導地位的當時,並未得到公眾的廣泛認可。

  在麥克斯韋去世那年,當他仍然堅持不懈地宣傳電磁波理論時,只有2個聽眾願意聽他上課。

  一個是來自海對面的研究生,另一個是後來發明電子管的弗萊明。

  某種程度上來說。

  麥克斯韋有些像是《迪迦奧特曼》中那位發現了滋爾達氣體的根津博士,明明研究的方向意義非凡,在現實中卻是一位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