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 作品

第九十八章 收尾、即將開啟的第二扇門(大章!!!)

  在這些平臺中,觀眾流量最大的是B站平臺。

  今日B站真實日活峰值達到了四千一百萬,由於凌晨有一部《輕音少女3》開播的緣故,今天B站的日活會比平時高很多。

  扣除掉常規日活,今天大約有一千四百萬的觀眾在通過不同直播間觀看我們的直播.....”

  “微博方面則是七百萬左右.....”

  “齙牙平臺九百六十萬出頭.....”

  “咪咕.....”

  將幾大平臺的人數彙報完畢後,張睿拿出紅外線筆按了一下。

  “根據多平臺的彙總,這次直播消殺的全網真實關注人數大約是.....”

  這一秒。

  發佈會現場的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個數字:

  “4396萬!”

  見到這個數字,現場的媒體席上頓時傳來了一陣低於。

  雖然不至於倒吸一口涼氣那麼離譜,但每位記者的身子都隱隱挺直了幾分。

  4396萬!

  鮮為人知。

  本土由於人口基數龐大的緣故,在很多涉及到互聯網的環節數字都會很大。

  比如雙十一成交額啦、腦殘粉的數量啦等等.....

  又比如.....

  直播觀看人數。

  當然了。

  由於一些明面上的手段,平臺自報的數據和實際一般相差很大,這方面第三方機構的統計要更權威一些。

  互聯網直播的峰值數據自然是屬於央視春晚,這是傳媒巨頭無與倫比的優勢項目,是過去數十年間幾代人傳承下來的習慣。

  哪怕這些年春晚的關注度越來越低,絕大多數人也會在除夕當夜下意識的去瞅上幾眼。

  2021年春晚直播觀眾規模為11.4億人,其中新媒體直播用戶規模5.69億——這個數字說實話其實沒多大參考性,全國甚至說全球都是獨一份。

  扣除掉春晚,單平臺直播的峰值則有兩個。

  一個是去年12月17日,westlife——也就是西城男孩舉辦了全球首場在線演唱會。

  當時這場演唱會通過微信視頻號進行直播,國內真實觀眾人數達到了1500萬。

  另一個則是2021年7月29日,比讀者們顏值第一點的劉德華出道40週年直播。

  當時官方宣稱在線人數破1個億,實際真實人數大1100萬。

  至於全平臺的記錄,則由18年3月23日的中韓大戰保持。

  當時咪咕、央5、愛奇藝等多平臺都進行了直播。

  當時由於局勢的原因,于大寶進球后的第三分鐘,互聯網全網觀眾數達到了1.1億。(注:國慶大典主要在電視端)

  僅次於這個數據的是同年ig奪冠的s賽之夜,國內全網的觀眾人數大約有3700萬左右。

  不過這個數字有個很耍賴的地方,就是把一個校園ip按2.3來計算了:

  理由是一間寢室裡往往很多人在一臺電腦前觀戰。

  這個說法乍一聽似乎挺有道理,但問題是其他直播的時候,每個人就只看自己電腦了嗎?

  總而言之。

  今天科大直播的觀看人數已經達到了4396萬,正式超過了ig奪冠當晚的觀看記錄,來到了全網直播的歷史第二位!

  這無疑是一個能被刻在互聯網裡程碑上的數值!

  而伴隨著這個榮耀一起被見證的,還有地面上的那一隻只小可愛們......

  只見張睿戰術性的繼續咳嗽了一聲,輕描淡寫的將屏幕切到了下一頁。

  下一頁的數字要比直播觀眾數少很多,但前面的標題卻有些令人頭皮發麻:

  蟑螂消殺數量:

  1844213。

  184.4萬隻蟑螂!

  張睿拿著激光筆在這個數字上圈了圈,解釋道:

  “根據科大之前預估的模型,東區可能存在的蟑螂數量大概在150萬隻左右。

  不過考慮到科大地處市中心,周圍有不少居民生活區,中校區的蟑螂也可能因為各種偶然被吸引過來一部分。

  所以消殺指揮部這次投放了足夠消滅250萬隻蟑螂的誘食膠餌,現在看來這是一種很明智的做法。”

  聽聞此言,媒體席上有一位記者舉起了手:

  “張院士,不知貴校是怎麼估算出這個數字的呢?”

  張睿抬起眼皮朝他看了一眼,發現對方來自極目新聞:

  “這是我們根據單位體積內蟑螂數量進行的擴列預估,運用了統計學cross-tab算法和概率論的算法。

  最後在科大智庫的超算‘陸雁’的協助下推導出了這個數字,和實際的數值應該不會差距太大。”

  下方來自極目新聞的記者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又問道:

  “那麼張院士,科大主校區一共有東中西三處校區,眼下東區已經消殺完畢,西區和中區會準備開戰下一輪消除嗎?”

  張睿再次微微頷首,笑著道:

  “這是肯定的,不過下次消殺的話題度恐怕不會有現在這麼高了,陣勢可能也不會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