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 作品

第七百四十七章 北海四合院

  穿過大門的門洞,迎門便是一道影壁,瓦頂、磚基,四周裝飾著磚雕,中心一面粉牆,無字無畫,像一片清澈的月光。

  影壁的底部,一叢盤根錯節的藤,虯龍般屈結而上,攀著幾莖竹竿,纏繞著繁茂的枝幹,綠葉如蓋,葴蕤連接地面,紫花怒放,宛若垂下萬串珠寶。

  影壁和大門之間,是一個狹長的前院。

  一溜五間南房稱為“倒座”,是傭人房和外客廳所在,連在門樓的西邊。

  門樓便被擠在東南角上,並不居中——這是四合院建築的慣例,坎宅巽門,大門要開在東南方向,吉利。

  和大門斜對的垂華門,卻坐落在整個建築佈局的中軸線上。

  垂華門是承接前後院的咽喉,雖然除了作為通道之外再無實用價值,卻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它和大門的樸素、莊重風格不同,被裝飾得富麗堂皇、玲瓏剔透。

  門框不再是大門的那種暗紅色,而是硃紅色油漆,飾以“堆金瀝粉”的線紋;簷下垂著傘蓋式的透花木雕,就像轎子的四沿,上面精雕細刻、油漆彩繪。

  垂華門內,又是一道影壁。

  卻與前院的影壁不同,無磚無瓦,全由本色黃楊木雕成,四塊相拼,很像是一面屏風。

  上面用浮雕手法刻著四幅山水:峨眉山月、姑蘇夜月、盧溝曉月、滄海湧月。

  雖都是月色,卻情趣各異,令人浮想聯翩。

  兩人繞過這道影壁,便到了後院。

  後院裡東、西廂房各有三間,坐北朝南的是五間上房,抄子游廊把它們連接起來,組成一個四方形,在垂華門匯合。

  天井當中,“十”字形的磚路通往所有的門。

  上房的門兩側,種植著海棠和石榴,枝葉婆婆,從春到秋,都堪欣賞……彡彡訁凊

  夏川終於慨嘆一聲:“張洪偉真下了大工夫,不知道是誰設計的,大師級水準。”

  詩云仰頭望天,做李清照狀,嘆曰:“那個大師,就是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