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鋒01 作品

1286章 誰說職業運動員聽歌就是不務正業?

因此再小的地方,他都做了規劃,反正他有現成的知識體系,不然光憑一個人,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比如現在陳娟喜歡聽聽歌,平常也聽,這個習慣團隊評估不會產生太多的負面影響,那麼就不需要賽前進行改變,繼續保持就行。一切都維持最習慣的狀態,你的皮質醇才可以處於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不會波動太大。

這一套自然在國內這些傳統系培養出來的人眼中,實在是“過於寬鬆”。

畢竟她們從小接觸的理念就是————比賽一定要認真嚴肅專注全力以赴。

絕對不能做和比賽無關的事情。

你要是賽前還聽磁帶看視頻看網頁或者看漫畫笑話書,估計你的教練早就劈頭蓋臉過來了。

一定會語重心長告誡你,面對比賽要態度認真,不能這麼吊兒郎當。

可……哪些是和比賽無關的呢?

皮質醇和各種突然改變習慣的應激反應,會有什麼後果,他們當年也不懂這些,也沒這些科學理論去深入專研,自然是下意識這麼做。你做這些,就是“不務正業”,必須認認真真,什麼都不能幹,就想著比賽才算是ok。

但事實上人體就是這樣一個體系,突然打破平衡或者習慣,就會讓人體內激素或者心態發生變化。而且你不準幹別的轉移注意力,那麼你的腦子裡自然就一直想著比賽,你要是大賽型就算了,還會越想越興奮,可是絕大部分不是這個類型的怎麼辦?

自然會越想就越多想,越想越緊張,越想越放不下。

最終我們以前經常在國際賽場,發揮大失水準,完全沒有發揮平常國內水平。

和過度重視,也有一定的關係。

但這些很長時間內都被認為是和運動完全沒有關係的方面。

所以其實最終的結果還是————

知識儲備太少。

專業知識關聯不夠多。

主動學習的慾望不夠強。

或者一句話四個字總結——————

要多看書。

而且根據後世的論文調查,給出了明確的數據,全世界的運動員很大一部分都遭受了慢性壓力的影響,如果沒有恰當的壓力管理,他的運動表現,就會降低。

比如現在的聽歌,就是典型的運動動心理學意向激勵的一種。

“娟,娟姐,我能問下你就這麼聽音樂,你們教練不管你的嗎?”

“啊?”陳娟摘下一邊耳機,問道:“什麼?”

兩人又重複了一遍,陳娟疑惑道:“為什麼要管這個?聽音樂很舒服,心情可以放鬆啊?”

“可是,可是……”兩個人可是了半天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表達,最後只能是強行組織了一下愛語言道:“可是馬上就要比賽了啊,還是亞運會的決賽,你還聽音樂放鬆,是不是有點……”

“有點什麼?不務正業?不幹正事?玩物喪志?”陳娟彷彿想到了什麼,反問道。

結果兩個人立刻點點頭。

這給陳娟也看樂了,道:“你們的教練和團隊沒有和你們說過嗎?”

“賽前是需要放鬆的,尤其是短跑,身體放鬆很重要,太集中太緊張,時間長了你不僅僅會肌肉疲勞,你的神經也會疲勞。要學會壓力管控。”

“聽音樂……和這個什麼肌肉疲勞和神經疲勞有什麼關係?和壓力又有什麼關係?”葉佳唄道:“你這麼做,萬一沒有比好,肯定會被罵死的。”

“那我問你們,你們喜歡聽歌嗎?”陳娟突然道。

“喜歡啊。”兩個人異口同聲,其實不用回答也知道,都是年輕姑娘,都是年輕人,誰還不喜歡聽聽音樂,哼哼歌,但是這樣在傳統的隊伍裡面,很多教練和團隊都是認為“分心”和“不務正業”或者“不夠嚴肅”,採取一刀切,幾乎禁止。

“那不就得了。”陳娟笑著說道:“我告訴你們啊,首先這是我的習慣,我的團隊做了專業評估,這是對於運動正向的習慣,不需要改變。其次就是,音樂有很多好處,而且可以直接提高你的運動表現。”

“這……怎麼可能!”兩個人的認知裡面,完全不存在這個觀念。

“當然可能。”陳娟道:“音樂可以直接影響生理功能和物質代謝,而這些又會影響到力量和力量耐力和疲勞值。疲勞感覺通常用主觀疲勞感覺量表,也就是ratingnfperceivedexertion,簡稱rpe進行定量評定。rpe值越高則疲勞程度越重。在安靜和快速音樂(140-145節拍/分鐘)條件下,進行20分鐘70%最大耗氧量的單車鍛鍊,結果發現,在聽音樂鍛鍊時,被試的疲勞程度明顯減輕,rpe值明顯下降。在聽古典音樂的同時,進行15分鐘的跑步運動。結果,與不聽音樂者比較,他們在運動中及運動後3min之內的rpe值、心率及收縮壓均有顯著降低,運動後3rain的乳酸顯著下降,去甲腎上腺素(ne)亦下降了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