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鋒01 作品

440章 《手把手教你搭建複合型團隊手冊懶人版》

    而在對科研人員上,蘇神指出,最主要是待遇太差,極大影響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根據2006年,也就是今年總局的科研人員待遇指標,除了基本工資,居然只有1000塊的科研津貼。等於很多科研人員過來後,收入比在原本的單位或者是企業,下降了一大截,在未來的環境中待遇也是一個大問題。組建新型的複合型團隊,一定要提高科研人員的待遇水平,不能讓他們有太多的後顧之憂。

    同時還要增加這些科研人員外出交流和學習的機會,不能只是終日智力輸出,也要進行智力輸入。

    對於這個問題,別的隊伍不好說,蘇神這邊,卻很好解決。

    因為他會把這些人都拉來蘇神實驗室,到時候除了田徑隊的工資和津貼外,蘇神還會以實驗室的名義,給他們額外的報酬,這就讓科研人員的待遇,變向中大幅度提升。

    蘇神太清楚未來國外實驗室對於這些科研人員是什麼待遇。

    這些人都是難得的精英骨幹,他們值得多花些錢。

    接著就是醫療人員的欠缺,這裡專指運動醫學和運動理療方面的人員,這方面的人員現在有多欠缺呢?根據統計,2006年我國國家級運動員一線隊員有2100+,可隊醫的實際人數,卻只有可憐的100+。佔比只有7%左右。

    也就是說十四五個一線國家級運動員,才能擁有一個隊醫,這個隊醫的數量,包括理療師和按摩師在內。一共只有100+,具體點的話,是152個人。

    而對於專業的運動員來說,高強度訓練後,放鬆和按摩,是國外一線隊員的標準配置。

    這樣可以幫助恢復,減少傷病,增加肌肉活性等等。

    但根據統計,一般來說,一個隊醫一天按摩5個一線隊員,就已經是到達了極限。

    也就是說,每天還有10個運動員會沒有系統按摩放鬆,只能自己草草解決,這肯定不符合未來的發展潮流。也是我國年輕運動員很容易受傷,然後一蹶不振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自身的隊醫水平,也要提高,要多去國外學習交流,不能停留在國內閉門造車。

    這一段最後,蘇神還提出了一個袁郭強他們之前,基本上沒有怎麼想過的方面,那就是——

    營養師和專業的運動廚師。

    這些都包括在了配套設施裡面。

    要知道高端運動員,每天的吃,怎麼吃,吃什麼,吃多少,都是精細化科學化體系化的東西。

    國內這方面極度欠缺意識,必須引進人才,加以補全。

    至於後面蘇神還詳細提出了,一個複合型團隊基本上需要哪些人。

    寫的是清清楚楚,甚至把最小配比,都寫得一目瞭然。

    講真的……

    袁郭強整個看下去,幾十頁加上配圖的論文,甚至都已經是不能稱之為論文了。

    完全可以把名字從《淺論國家級運動隊與複合型團隊的運行機制和管理論》改成《手把手教你搭建複合型團隊手測懶人版》之類。

    因為這看下去,就算是袁郭強之前不明白,懵懵懂懂,現在看完後,也基本上是明白了個七八成。甚至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再看這個“說明書”,一步步來搭建。

    袁郭強覺得只要你不是一個傻子。

    這份“複合型團隊手把手搭建說明書”,你認真看完後,你就應該知道怎麼操作了。

    腦子都不太需要帶。

    因為蘇神就是害怕你看不明白,什麼地方都寫得清清楚楚,就差把這個飯,直接嚼碎了再餵給你。

    這哪裡是什麼《淺論國家級運動隊與複合型團隊的運行機制和管理論》?

    這簡直就是一本在國內這種“真空環境”下,有價無市的超級說明書。

    袁郭強想到或者沒有想到的東西,裡面基本上都給寫得完完全全。

    甚至當他看到蘇神在裡面寫了好幾個例子,甚至把這些奧運冠軍背後的團隊,每天吃幾口飯都摸了個底朝天。這就太不可思議了,比如日不落小鷹國的冠軍自行車隊,他們背後就有足足十七個主力面,包括了訓練學、生理學、解刨學、生物化學、生物力學、運動心理學、空氣動力學、營養學、信息處理學等等。還有所謂的“科隆模式”,這些東西不單單是之前袁郭強沒有看過,而且蘇神還能將其細化到這個程度……